2021年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2021年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摘要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免疫低下感染症状体征常不明显死亡率高因此临床医师需了解其风险、诊断及抗菌药使用方法。国外多次更新相关治疗指南因病原菌、可用抗菌药物和医疗经济状况的差异制定中国患者实践指南有重要价值。流行病学:化疗后相当比例实体肿瘤和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有关的发热且感染相关死亡率高。感染症状不典型部位多样与中性粒细胞缺乏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关。病原菌谱变迁国内血液病患者感染致病菌曾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后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上升且趋于稳定但耐药性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属感染数量呈增加趋势。定义:明确了中性粒细胞缺乏、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发热标准同时指出临床判断很关键。风险评估:将患者分为高危和低危高危患者应住院接受经验性静脉抗菌药物治疗。检查: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基本工作实验室检查应定期复查微生物学检查重视血培养结果根据情况做其他检查。治疗: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原则是覆盖常见和毒力较强的病原菌高危患者需住院用广谱抗菌药物特定情形下需加入抗革兰阳性菌活性药物;低危患者可接受口服或静脉注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抗
2025-08-26
29.71KB 5 页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