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2025-08-27 999+ 20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 年版)》
一、诊断标准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作出诊断。
(一) 临床诊断病例
1.流行病学史 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手
足口病流行,发病前与手足口病患儿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极少数病例皮疹不典型,部分病例仅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
等,诊断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
(二) 确诊病例
在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具有以下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V-A16EV-A71 等)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 CV-A16EV-A71 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血清相关病毒 IgM 抗体阳性。
4.恢复期血清相关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比急性期有 4倍及以上升高。
二、鉴别诊断
(一)其他儿童出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与儿童出疹性疾病,如丘疹性荨麻疹、沙土皮疹、水痘、不典型麻疹、
幼儿急疹、带状疱疹、风疹以及川崎病等鉴别;CV-A6 CV-A10 所致大疱性皮疹需与水痘鉴
别;口周出现皮疹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可依据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别。
(二)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
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等,临床表现与手
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病例表现相似。对皮疹不典型者,应当结合流行病学史并尽
快留取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尤其是 EV-A71 的病毒学检查,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作出诊
断。
(三)脊髓灰质炎
重症病例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时需与脊髓灰质炎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双峰热,病程第 2
周退热前或退热过程中出现弛缓性瘫痪,病情多在热退后到达顶点,无皮疹。
(四)肺炎
重症病例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与肺炎鉴别。肺炎患儿一般无皮疹,胸片可见肺实变病
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病情加重或减轻呈逐渐演变的过程。
三、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重症病例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识别第 2期和第 3期,阻止发展为第 4期。年龄 3岁以
下、病程 3天以内和 EV-A71 感染为重症高危因素,以下指标提示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
型:
1.持续高热 体温大于 39℃,常退热果不
2.神经系统表现 出现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呕吐易惊抖动吸吮
站立坐立等;
3.呼吸异常 呼吸增快、减或节安静呼吸频率超3040 /分;
4.环功 心率快(160 /分)、出冷汗
高、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
5.周血细胞数升高 周血细胞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升高 出现应性高血,血糖>8.3mmol/L
7. 出现循环2.0mmol/L
后的参考指标。
四、
(一)一般
普通病例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积极高热。体温38.5℃者,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使退热等)或应退
510mg/kg·10
15mg/kg·)两次用药最短时间为 6时。
持患儿安静惊厥病例需要及时止,常用药物有:如无静脉首选咪唑仑肌肉注
0.10.3mg/kg·)40kg 5mg/,体40kg
10mg/西慢静脉注射0.30.5mg/kg·)
10mg/注射速度 12mg/min。需严密监测做好呼吸支持准使水合
氯醛灌肠抗惊厥呼吸道通要时吸氧注意营养支持,持水、电解平衡
(二)病因
无特肠道α
使用可有一定疗若使用利巴韦林应关其不良反应和生毒性。
不应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阿糖腺苷药物治疗。

标签: #手足口病

摘要: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一、诊断标准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作出诊断。(一)临床诊断病例1.流行病学史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与手足口病患儿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2.临床表现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极少数病例皮疹不典型,部分病例仅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等,诊断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二)确诊病例在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具有以下之一者即可确诊。1.肠道病毒(CV-A16、EV-A71等)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V-A16、EV-A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3.急性期血清相关病毒IgM...

展开>> 收起<<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doc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