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病史与体格检查
应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医疗评估,
主要包含先天性
心脏病类型、
病人手术史、
非心脏合并症、
用药现状等,
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心脏症状,
如劳力性胸痛、
头晕和晕厥;
②功能状态,
注意劳累症状或运动能力的
变化;
③记录完整的运动类型、
训练量、
训练强度等。
最后,
应进行 完 善 的 体 格 检 查,
特别是静息状态下心
率、
心律、
血压、
心室功能以及有无中枢性发绀。
1.2
静息状态下基线指标评估
1.2.1
心室结构和功能的评估
应结合超声心动图评估病人的左右心室功能、
瓣
膜功能、
有无流出道阻塞及心内分流,
在进行超声心动
图评估时应遵循已发布的指南[
17
]
,
评估时需考量心室
病理生理学的具体情况,
需注意右心室在先天性心脏
病病理学中的核心作用[
18
]
。临床医务人员可结合心
脏磁共振评估左右心室体积和功能、
反流分数、
血管形
态学状态(
如肺静脉、
冠状动脉)。CT 是 描绘冠状动
脉、
侧支动脉、
肺实质病理成像的首选方式。在进行心
腔大小和功能以及壁厚的描述时还应考虑个体的人口
统计学特征等[
19
]
。心室结构和功能的主要评估指标
包含有无心室功能障碍、
有无心室肥大、
有无压力或容
量负荷,
详见表1
。此外,
病人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
的左心室肥厚和4个心腔扩张,
应注意区分是先天性
心脏病的生理适应还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后遗症,
这是
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需与经验丰富先天性心脏病
专家和运动专家进行联合评估。
表1
心室结构和功能评估参数
评估指标 功能
/
结构评价 评估参数
心室功能 无功能障碍 射血分数≥
55%
轻度功能障碍 45%≤射血分数<
55%(
或右室功能正常)
中度功能障碍 30%≤射血分数 <
45%
严重功能障碍 射血分数<
30%(
或全身右心室功能受损)
心室肥大 无左心室肥大 左心室壁厚度男性<
1.1cm,
女性<
1.0cm 或左心室质量指数男性50
~
102g
/
m
2,
女性 44
~
88g
/
m
2
左心室轻度肥大 左心室壁厚度男性1.1
~
1.3cm,
女性1.0
~
1.2cm 或左心室质量指数男性103
~
116g
/
m
2,
女性 89
~
100g
/
m
2
左心室中度肥大 左心室壁厚度男性1.4
~
1.6cm,
女性1.3
~
1.5cm 或左心室质量指数男性117
~
130g
/
m
2,
女性101
~
112g
/
m
2
左心室重度肥大 左心室壁厚度男性≥
1.7cm,
女性≥
1.6cm 或左心室质量指数男性≥
131g
/
m
2,
女性≥
113g
/
m
2
心室压力负荷 无压力负荷 无明显的左心室流出道或右心室流出道梯度,
收缩期峰值速度<
2.6m
/
s
;
大动脉无阻塞
轻度压力负荷 2.6m
/
s≤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峰值速度 <
3m
/
s和肺动脉狭窄右心室流出道阻塞
中度压力负荷 3m
/
s≤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峰值速度 ≤
4m
/
s和肺动脉狭窄右心室流出道阻塞
严重的压力负荷 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峰值速度 >
4m
/
s和肺动脉狭窄右心室流出道阻塞
心室容量负荷 无容量负荷 无或轻至中度瓣膜反流或分流
轻度容量负荷
严重瓣膜反流或分流但没有右心室和左心室扩张,
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指数:
男性≤
12.6
cm
2
/
m
2,
女性≤
11.5cm
2
/
m
2;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男性≤
74mL
/
m
2,
女性≤
61mL
/
m
2,
且收缩功能保留
中度容量负荷 严重的瓣膜反流或分流右心室或左心室扩张但收缩期心室功能保留
重度容量负荷 严重瓣膜反流或分流伴左心室或右心室扩张伴收缩期心室功能受损
心室生理 单心室或双心室循环
注:
对心室功能与心室肥大评估时,
同时对右心室进行定性和定量超声心动图评估。
1.2.2
肺动脉压力评估
肺动脉高压可使右心室的容量和压力超负荷。随
着时间的推移,
这将导致肺动脉压力轻度升高或固定
不变、
肺血管阻力升高和分流逆转(
艾森曼格综合征),
导致右心室和左心室功能障碍。此外,
继发于全身性
心室衰竭的肺静脉高压在老年冠心病人群中变得更加
常见。经胸超声心动图通常足以评估三尖瓣反流病人
的肺动脉压力。高度怀疑存在肺动脉高压时,
应进行
右心导管测压[
20
]
。若三尖 瓣反 流 速度 ≤2.8 m
/
s
,
且
右心导管测压显示没有肺动脉压力或超声心动图显示
肺动脉压力<
25 mmH
g
(
1 mmH
g
=0.133kPa
)
则说
明无肺动脉高压;
若右心导管测压显示肺动脉压力≥
25mmH
g
,
没有右心室扩张则说明存在肺动脉高压但
无功能障 碍;
若 右 心导 管 测 压 显 示 肺 动 脉 压 力 ≥25
·
4221
·CHINESE
EVIDENCE
-
BASED
NURSING
A
p
ril
,
2023Vol.9N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