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桐--0325产科出血的凝功能血评估与处理【37页】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产科王谢桐医生分享了一例34岁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IVFET后双胎妊娠的病例。该孕妇中孕时曾出现肝酶轻度增高经保肝治疗后恢复。术前检查无异常但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出现异常出血复查凝血及血常规发现纤维蛋白原降低及血色素下降转至省立医院本部后行剖宫产术及多种止血措施但术中仍有凝血异常。术后转入ICU次日转出出血不多术后恢复良好5日痊愈出院。妊娠期凝血功能增强抗凝作用减低或维持不变高凝状态有助于减少产时及产后出血但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意义尚不清楚。妊娠期贫血会增加出血和输血的风险。凝血功能常规检查包括PT、aPTT、fib、Ddimer及血小板计数等但这些检查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需动态监测。对于产后出血(PPH)PT和aPTT的监测止血功能有限度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对诊断DIC更有价值。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出血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相关是PPH最有意义的预测因素。替代治疗主要根据临床状况决定输注血小板、FFP、冷沉淀或纤维蛋白原浓缩剂等可改善凝血功能。血制品输注比例影响大出血病人的整体生存率尽早增加FFP与RBC、血小板与RBC的输注比例可改善生存率。
2025-08-20
377.54KB 37 页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