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2017版 解读【29页】
佛山健翔医院刘华对OPBU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版进行了解读。该指南主要内容包括:1定义:骨质疏松性骨折指人体从站立高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导致的骨折是基于全身骨质疏松存在的局部骨组织病变。2流行病学及特点:骨质疏松性骨折为中老年最常见骨骼疾病全球每3秒钟有1例发生。骨折后易再发可能导致死亡、终身残疾等。2017版指南提出“骨重建异常”。3诊断:包括影像学检查(X线、CT、MRI、ECT新增DXA测量值为金标准)和实验室检查(基本项目、选择性项目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4治疗原则:强调个体化根据骨折部位、类型、骨质疏松程度和患者状况选择非手术或手术治疗以恢复功能为目的。5常见骨折诊断与治疗:常见类型包括脊柱、髋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骨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方法。6药物干预:2017版指南对药物分类更规范、治疗原则更详细。新增双膦酸盐类和促骨形成类药物使用参考强调个体化原则考虑多方面因素合理用药。7术后再骨折风险评估及处理:新增再骨折风险评估因素和再骨折处理建议。8康复与并发症预防:新增围手术期和手术后康复及预防并发症建议强调尽早康复
2025-08-23
364.87KB 29 页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