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2025-10-19
999+
437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王国年邓小明左明章(负责人)米卫东黄文起黄宇光喻立文(共
同执笔人)鲁开智路琳(共同执笔人)缪长虹薛荣亮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
障碍,当长期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
用的衡量指标,即患者的体重(以 kg 计算)除以身高(以 m 计
算)的平方(BMI=kg/m2)。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BMI≥25kg/m2
为超重,≥30kg/m2 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
有关疾病的特点,BMI23kg/m2~24.9kg/m2 为肥胖前期,≥25
kg/m2为肥胖(表 1)。BMI 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指标,定义肥胖特
异性高,敏感性低。相等 BMI 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表 1WHO 及亚太地区肥胖的分类
在临床中使用腰围(waistcircumference,WC)而不是 BMI 来
定义促成代谢综合征的脂肪重量成分。腰围指腰部周径的长度,是
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脂肪在身体内的
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
联。腰围的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
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
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
于水平位置。
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 BMI 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
疾病的危险度,见表 2。CT 和 MRI 可以较精确的测定体脂的百分含
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
表 2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
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注:*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体
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
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根据 201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全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
为 30.1%,肥胖率为 11.9%,比2002 年上升了 7.3 和4.8 个百分点。
6~17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 9.6%,肥胖率为6.4%,比2002 年上
升了 5.1 和4.3 个百分点。
三、肥胖的病理生理学
1.脂肪分布
腹部肥胖在男性更为常见,髋部、臀部周围的外周脂肪更多见于
女性。如脂肪主要在腹部和腹腔内蓄积过多,称为“中心型肥胖”。
中心型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发生率较高,更易合并代谢综合征。目
前认为腰臀比男性>1.0、女性>0.8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糖尿
病的一项强的预测指标。
2.代谢综合征
肥胖患者多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伴
有腹型肥胖、血脂代谢异常、血糖升高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以及
其他特点,MS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
出代谢综合征的新诊断标准(表 3)。控制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将有益于 MS的预防。
表 3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摘要:
展开>>
收起<<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王国年 邓小明 左明章(负责人) 米卫东 黄文起 黄宇光 喻立文(共同执笔人) 鲁开智 路琳(共同执笔人) 缪长虹 薛荣亮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当长期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即患者的体重(以kg计算)除以身高(以m计算)的平方(BMI=kg/m2)。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25kg/m2为超重,≥30kg/m2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
相关推荐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