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流程(泌尿科)

2025-10-19 999+ 54.5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良性前列腺增生 ( ICD10 N40)
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07
版》(那彦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7
月)
1.病史,I-PSS 评分,QOL 评分。
2.体格检查:外生殖器检查,直肠指诊,局部神经系统检查。
3.尿常规。
4.血清 PSA 检查。
5.超声检查。
6.尿流率检查,尿动力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07
版》(那彦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7
月)
1.年龄:50 岁以上。
2.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6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N40 疾病编码。
2.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或下尿路症状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者,尤其是经过正规的药
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3.除外前列腺癌。
4.除外合并膀胱结石、尿道狭窄、严重泌尿系感染或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
5.除外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或其他正在治疗的疾病。
六、术前准备:6~8
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细胞分析+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血型鉴定、住院生化
免疫 3项、血 PSA+fPSA3.
2.胸片、心电图
3.腹部及泌尿系普通 B
4.尿流动力学检查
5.经直肠 B
七、选择用药:
抗菌素:头孢二代、喹诺酮类,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术后持续使用静脉抗
菌素 6天,继续口服抗菌素 1周)
这种用药从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07
版及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找不到
证据建议,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
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建议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II 类(清洁污染)包括切口手术进入
呼吸道、化道或泌尿道、生殖道无明显染,无感染且顺利完成道、肠道
道、口部手术的属预防选用或环丙沙星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
、手术日:为入院后第 7~9
麻醉椎管内或根据况选择全或其他麻醉
术中用药:麻醉用药
血:根据出血
平均术后 4-7 个工作日出结果
、术后住院恢复 7
必须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电质,尿流率。
、出院标准:
.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常。
.尿况满意,尿流率指标术前有明显改善
.无其他并症。
一、有无变异及原分析:
.症。种疾病常有泌尿系统的其他病变如泌尿系感染、肾功能异常、膀胱结石以
由于 PSA 前列穿除前列腺后有可能尿尿
、尿失禁以及睾丸附睾炎等。些情可能致延长治疗,增加费用。
.合并症。年人身有许合并症,尿病、、心病、血等,前列腺疾
重时这疾病也可能加而需要同时治疗,从而延长治疗,增加费用。
.节假日或手术日由于患者住院后日,或检查使
手术拖延,从而也使住院时间和费用增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 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 :____年龄:____:__________住院___________
住院日____ 出院日____ 标准住院日 16
住院第 1-3 住院第 4-7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摘要: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摘要: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2诊断依据:参考《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7版》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尿常规、血清PSA检查、超声检查、尿流率检查等。3治疗方案选择依据:50岁以上、全身状况允许手术、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4标准住院日:16天。5进入路径标准:符合ICD10:N40编码重度增生或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除外前列腺癌等合并症。6术前准备:入院后68天完成血细胞分析、凝血、尿液分析、胸片、心电图等检查项目。7选择用药: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菌素术后持续使用静脉抗菌素6天继续口服抗菌素1周。8手术:入院后第79天手术麻醉方式多样术中可能输血病理结果平均术后47个工作日出。9术后恢复:住院恢复7天复查血常规等项目。10出院标准:体温正常、化验指标无异常、排尿情况满意、无并发症。11变异及原因分析:可能因并发症、合并症、节假日或手术日安排导致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

展开>> 收起<<
前列腺增生流程(泌尿科).doc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