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

2025-10-19
999+
37.5KB
1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膀胱癌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
提名奖种:科技进步奖
提名者:云南省
提名意见:该项目组以改善膀胱癌综合诊疗方案为目
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下,历经
年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在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
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进,形成三个突出创新点,一是鉴
定 了 全 新 膀 胱 癌 标 志 物 “ 抗 原 ” , 阐 明 了
信号通路促进 自我更新的
机制,揭示了 在预测膀胱癌患者预后和铂类化疗药
物敏感性中的作用;二是制备了 单抗,建立以
抗原与 单抗为基础的体外诊断系统,开发了
抗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三是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根治
性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及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并进行了
系列临床技术创新。
该项目建立了完善的膀胱癌诊疗体系,在云南多个地
州成立专家工作站,为我国偏远地区泌尿外科事业的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成果在北京、四川、上海等省份广
泛应用, 余万人次受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
益。该项目发表论文 篇,其中 收录 篇(影响
因子累积 );创新膀胱癌诊疗相关技术,申请
项专利,其中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项;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培
养博士研究生等人才 余人次。
同意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
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增的膀胱癌病例数接近 例。
目前对于膀胱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治
疗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但目前膀胱癌缺少高特异度和
灵敏度的无创性筛查方法,早期诊断及术后监测困难,如
能对膀胱癌进行筛查,就能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
生存率。此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
如能在手术中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控尿功能、性功能和肠
道功能,就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该项目组以改善膀胱癌综合诊疗方案为目标,在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下,历经 年的基础研
究、成果转化,在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等方面进
行创新与改进,形成了以“ 抗原与 单
抗”为核心的体外诊断系统和靶向治疗方法,以及以“乙
状结肠原位尿流改道术”为基础的一系列的手术规范与技
术创新。取得的创新点如下:
鉴定了全新膀胱癌标志物“ 抗原”,证实
抗 原 只表达于人膀胱肿瘤的细胞膜上 ,
抗原高表达能够促进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阐明了
信号通路促进膀胱癌干细胞自我更
新的机制,揭示了人源性长寿保障基因 ()在预
测膀胱癌患者预后和铂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中的作用。
制 备 了 单 抗 , 建 立 以 抗 原 与
单抗为基础的体外诊断系统,利用新靶标抗体
,开发了抗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以
抗体为核心,开发了一系列膀胱癌高灵敏度诊断试剂盒,
检测了 余例各类标本,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在
以上,真正实现了膀胱癌快捷简便、无创精准、可靠经济
的早期诊断!开发 抗体药物不仅能够预防术后复发,
而且能够降低肿瘤负荷。以 抗体为核心的诊断系
统和靶向药物是我国首次将自己的原创成果应用于膀胱癌
的临床精准医疗领域。
率先开展了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在原位回
肠新膀胱术的基础上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乙状结肠新膀胱
术,并进行了系列临床技术创新:五步法快速膀胱全切术
男性膀胱全切术中保留控尿机制及男性生殖功能的技术、
乙状结肠 形去管化原位新膀胱术、输尿管肠系膜浆膜下
隧道新膀胱后壁吻合法等,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降低术
后并发症,大大提高了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标签: #膀胱癌
摘要:
展开>>
收起<<
云南省提名的“膀胱癌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提名。该项目历经25年研究在膀胱癌早期诊断、手术方法等方面形成三大创新点:一是鉴定全新膀胱癌标志物“AGCD71抗原”阐明相关信号通路机制揭示LASS2基因在预后预测和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二是制备ABC71单抗建立体外诊断系统开发靶向治疗药物;三是率先开展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及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并进行系列临床技术创新。项目建立了完善的膀胱癌诊疗体系在多地成立专家工作站发表253篇论文申请33项专利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培养人才7000余人次100余万人次受益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关推荐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