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焦虑症表现

2025-10-18
999+
25.5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老年人焦虑症表现
1.痛苦,但查不出病
病人多方奔走于综合医院,见医生就滔滔不绝地说:浑身难受,
不能躺,不能坐,不愿吃,不能睡,不能干活等。
检查:头胀,脑门冒汗,但颅脑 CT 无异常;胸口发堵,但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无异常;
厌食,胃胀气,但胃肠透视、胃镜检查无异常;血化验正常。
偶有病人血压、血糖偏高,但无病史,与痛苦程度也不符。
无器质性病理改变的疼痛、紧缩感、颤抖、出汗、头昏、气短、
恶心、腹痛、衰弱等,是焦虑症躯体焦虑的复杂表现。其原因是过
度的内心冲突,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系统亢奋。
2.依赖,但意识不到
依赖医院,依赖亲人。病人常在儿女们的搀扶簇拥下,由西医
转到中医,由门诊转到住院处,一年四季时常看医生,或住上几次
院。儿女们付出很大精力,病情却不见好转,甚至愈演愈烈。弗洛
伊德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后增益效应”,即神经症(包括焦虑症)产
生后,病人缺乏安全感,需要呵护关照,达到精神上和物质条件上
的满足。南辕北辙式的过度治疗和家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使病人因
病“受益”,于是神经症持续下去。
3.担忧,但不现实
身体本无疾病,或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却担忧自己的病治
不好,不断地问医生;担忧看病花钱多,其实病人家境好,儿女都
劝其别心疼钱;过分不放心老伴,不放心儿孙等等。提示“杞人忧
天”式的恐惧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其主要表现是,与现实处
境不符的持续恐惧不安和忧心忡忡。
老年焦虑症的防治措施
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惬。”
老年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有
适应感。理智的老年人不注意过去留下的脚印,而注重开拓现实的
道路。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心宽,凡事想
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不要企图让
客观事物纳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轨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极易
诱发焦虑、抑郁、怨恨、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 。其三是要注意
“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
自我疏导
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
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
来掩饰它的存在。
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
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
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
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方法。
自我放松
如果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
行调节,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
信。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 :
标签: #焦虑症
摘要:
展开>>
收起<<
老年焦虑症表现为:1痛苦但查不出病患者常感浑身难受但医学检查无异常这是焦虑症的躯体表现由内心冲突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2依赖但意识不到患者常依赖医院和亲人频繁就医弗洛伊德称之为“后增益效应”即病人因病“受益”神经症持续。3担忧但不现实患者常无端担忧自身健康、家庭经济等这种“杞人忧天”式的恐惧是焦虑症核心症状。防治措施包括:保持良好心态知足常乐适应退休生活;保持心理稳定避免大喜大悲;注意“制怒”自我疏导焦虑情绪运用注意力转移和自我放松法缓解焦虑。治疗上除遵照医嘱选服抗焦虑药物外更重要的是心理调节包括认知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疗法和支持疗法等。此外体育治疗也是一种有效方式适度的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缓解和控制病情。
相关推荐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