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的诊疗与护理

2025-10-18 999+ 17.15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疗与护理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腹膜慢性、弥漫性炎症。本病的感染途
径可由腹腔内结核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而来。前者更为常见,如肠结核、肠系
膜淋巴结核、输卵管结核等,均可为本病的直接原发病灶。以中青年多见,女
性略多于男性,为 1.22.0:1。女性多于男性可能是盆腔结核逆行感染所致。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多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
科的分枝杆菌属,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主要分为人、牛、鸟、鼠等型。对人
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人型与牛型结核菌株皆是专性寄
生物,分别以人与牛为天然宿主。两者对人、猴和豚鼠有同等强度的致病力。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的途径大多以腹腔脏器的活动性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
少数由血行播散引起,常见原发病灶包括粟粒性肺结核及关节、骨、睾丸结核
并可伴结核性多浆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二、病理
病理特点可分为渗出、粘连、干酪三种类型,以前两型为多见,且可混合
存在。
1. 渗出型
腹膜充血、水肿,表面覆有纤维蛋白渗出物,可伴黄(灰)白色细小及融
合之结节。腹腔积液量中等以下,草黄色或淡血性,偶为乳糜性。
2. 粘连型
大量纤组织增生和蛋白沉积使腹膜、肠系膜明显增厚。肠祥相互粘连可发
生肠梗阻。
3. 干酪型
多由渗出型或粘连型演变而来,可兼具上述两型病理特点,并发症常见。
以干酪坏死病变为主,坏死的肠系膜淋巴结参与其中,形成结核性脓肿。病灶
可向肠管、腹腔或阴道穿破而形成窦道或瘘管。
三、临床表现
本病多数患者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骤者以急性腹痛、高热为主,极少数
起病隐匿者无明显症状,仅腹部手术时偶然发现。
1. 症状
1)全身症状 结核毒血症状常见,主要是发热和盗汗,以低热或中等热
多见。约 1/3 患者有弛张热,少数可呈稽结核病如渗出型、干酪型
或伴有粟粒型肺结核、干酪型肺炎的患者,呈现高热并伴明显毒血症状。大部
分患者伴有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表现为炎、口角炎等。
2)腹痛 腹痛是结核性腹膜炎常见症状之一,多位于脐周下腹,
性发。腹痛发生系因反射或肠内
痉挛痛,进餐后加重便排气后。腹痛呈
加剧考虑不完全性肠梗阻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腹腔其他结核干
坏死灶破或肠结核急性穿可表现为急腹症。
3排便异常 腹常见,一般每排便 24严重10 余次
粪便脓血,主要由腹膜炎所致的
引起,偶可由伴有型肠结核或干酪坏死病变引起肠管内瘘时可引
有时腹便秘交替出现。
4)腹 多数患者出现腹,系因结核毒血症状或腹膜炎时肠紊乱
所致,可由腹水或肠梗阻引起。
2.
1)一 患者呈慢性病后期消瘦血、水肿等。
2)腹部体
1诊 患者伴有腹水或肠梗阻时,腹部膨隆,可呈形腹。
2诊 腹部柔韧感是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系因腹膜炎症、增厚、
粘连所致多数患者有腹部轻微压痛,少数痛明显,且有痛,常见于干
酪性腹膜炎腹部包常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结核性腹膜炎者,多位于
大小边缘不整,表面粗糙呈结节感、不易推动,系由增厚的大膜、肿
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粘连成的肠或干酪坏死脓性物积而成。
3诊 结核性腹膜炎多为少量中量腹水,若超过 1 000 mL
摘要: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疗与护理结核性腹膜炎由结核杆菌引起多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变感染途径以腹腔内结核直接蔓延为主少数由血行播散引起。病理特点分为渗出、粘连、干酪三种类型前两型多见且可混合存在。临床表现上多数患者起病缓慢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发热、盗汗等)、腹痛、排便异常、腹胀等体征有慢性病容、腹部柔韧感、压痛等。并发症常见肠梗阻、肠瘘常伴腹腔脓肿。医学检查有结核菌素试验、血液检查、腹水检查等。诊断要点包括考虑患者病史、症状、检查结果等典型病例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症状改善即可确诊。需与腹腔恶性肿瘤、肝硬化腹腔积液等疾病鉴别。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避免复发和防止并发症关键在于及早给予规则、全程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大量腹水者可腹腔穿刺放液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护理包括安全与舒适管理、疾病监测、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强调预防疾病和管理疾病。

展开>> 收起<<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疗与护理.docx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