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临床路径

2025-10-18 999+ 62.5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特应性皮炎临床路径
2016 版)
一、特应性皮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特应性皮炎(ICD-10L20.9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
2014 版)》(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47(7):511-
514)。
William‘s
准,加上3条或者3条以上的次要标准即可确定诊断。
1. 主要标准:皮肤瘙痒
2. 次要标准:①屈侧皮炎湿疹史,包括肘窝、 窝、踝前
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②个人哮喘或过敏
性鼻炎史(或在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
疾病全身史;见湿
4以下颊部/四肢湿疹
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患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
2014版)》(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47(7):511-
514)。
1.一般治疗:健康教育;皮肤管理;避免诱发和加重因
素。
2.外用药物治疗:根据皮损部位、特点和患者年龄调整
用药。
1)糖皮质激素;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3)抗生素;
4)止痒剂。
3.系统果患估为AD或者
限性的重症皮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糖皮质激素;
2)免疫抑制剂;
3)抗生素;
4)抗组胺药;
5)其他:甘草酸苷、曲尼司特、复合维生素等;
6)中医中药。
4.紫外线治疗:考虑患者年龄和皮损特点。
(四)标准住院日为 14-21 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L20.900 特应性皮炎
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和电解质、;
3)胸部 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过敏原筛查;
2)组织病理学检查;
3)感染学指标:乙肝、丙肝、梅毒血学、HIV结核
杆菌性抗体;
4)免疫学指标:抗抗体、ENA 多肽抗体、体、
免疫球蛋白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一般治疗:避免精神紧张、情绪疏导虑不
的情;避免物和/入物等过敏原激、避免
物、热水烫洗搔抓等不良刺激、导正洗浴和皮肤
理、修护皮肤屏障活动性损时,避免接触单纯疱
患者,以免发生湿疹。
2.外用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遵循外用药的基本
选用合适药物合适的剂
1)糖皮质激素:应按照《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
2014版)》(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47(7):511-514
提及的用药原用药。局部间断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AD的一线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皮损部位病情程度选择
不同类型度的糖皮质激素制剂,一般治时应选用
摘要:

特应性皮炎临床路径(2016版)一、特应性皮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特应性皮炎(ICD-10:L20.90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7):511-514)。根据国际公认的William‘s诊断标准。满足一条主要标准,加上3条或者3条以上的次要标准即可确定诊断。1.主要标准:皮肤瘙痒2.次要标准:①屈侧皮炎湿疹史,包括肘窝、窝、踝前腘、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②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在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

展开>> 收起<<
特应性皮炎临床路径.doc

共9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