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常用中草药

2025-10-18
999+
33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第 2 章皮肤科常用中草药
第一节祛风止痒药物
1 .樟脑
性味:辛,热,有毒。
作用:外用有除湿,杀虫、止痒,止痛,消肿功能。主治:皮炎,湿疹,瘙痒症,神经性
皮炎,荨麻疹等。
参考: ① 本品为樟木馏制而成的结晶,是一种右旋性酮。 ② 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局部刺激
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分泌,因其刺激冷感受器,故有微弱的局麻作用,
外涂后皮肤有清凉感,能奏止痒止痛的效果。
2 .冰片
性味:辛,苦,微寒。
作用:外用有清热消肿,止痛止痒的功效。主治:痈疽疮疡,口舌生疮等。参考: ① 按加
工来源,可分为“龙脑冰片” , “机制冰片” , “艾片”三种。 ② 孕妇慎用。
3 .薄荷
性味:辛,凉。作用:疏散风热,透疹止痒。主治:瘙痒症,痱子,过敏性皮炎等。参考
本品对人型结核杆菌及伤寒杆菌在体外试验中有抗菌作用。
4 .地肤子
性味:苦,寒。作用:祛风止痒,杀虫解毒。主治:湿疹,瘙痒症,荨麻疹,划痕症,神
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参考: ① 本品含有皂甙及维生素 A 类物质,故常作瘙痒性皮
肤病的外用制剂。 ② 对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5 .蛇床子
性味:辛,苦,温。作用:燥湿止痒,杀虫解毒。主治:女阴瘙痒症,阴道滴虫病,女阴
白斑,局限性脓疱性银屑病,湿疹等。参考: ① 本品能抑制皮肤真菌。 ② 有类似性激素
作用。 ③ 10 %水煎溶液罨包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有效。
6 .白鲜皮
性味:苦,寒。作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主治:瘙痒症,湿疹,手足癣,脓皮病,硬
皮病,神经性皮炎等。参考:对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7 .何首乌
性味:苦,涩。作用:祛风养血,通络止痒。主治:荨麻疹,瘙痒症,秃发,疮疖等。参
考: ① 本品含有蒽醌衍生物,卵磷脂等。 ② 本品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8 .萹蓄
性味:苦,平。作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治:湿疹,女阴瘙痒症,阴道滴虫病,蛲
虫病等。参考:对宋氏痢疾杆菌有微弱抑菌作用。
9 .蛇蜕
性味:甘,咸,平。作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治:瘙痒症,鱼鳞病,荨麻疹,脂溢
性皮炎等。
10.夜交藤
性味:甘,平。作用:养血通络,祛风止痒。主治:湿疹,皮炎,痒疹等。参考:本品为
何首乌的藤茎,故又名首乌藤。
11 .明矾
性味:酸,涩,寒。作用:祛风收敛,燥湿止痒。主治:湿疹,皮炎,瘙痒症,稻田皮炎
等。参考:本品主要含有硫酸钾铝。
第二节收敛燥湿药物
1 .儿茶
性味:涩,寒。作用:收湿敛疮,止血生肌。主治:皮肤溃疡,湿疹,口疮,皮炎等。
2 .乌贼骨
性味:咸,腥,温。作用:收湿敛疮,收敛止血。主治:湿疹,慢性溃疡。参考:本品含
有碳酸钙、氯化钠、磷酸钙、镁盐等。本品又称海螵蛸。
3 .松花粉
性味:甘,温。作用:收敛止血,燥湿止痒。主治:湿疹,尿布皮炎,脓皮病,外伤出血
等。
4 .松香
性味:苦,甘,温。作用:燥湿杀虫,清热生肌。主治:疥癣湿疮,痈疖溃疡等。
5 .苍术
性味:辛,苦,温。作用:收敛燥湿,祛风止痒。主治:湿疹,脂溢性皮炎,夏季皮炎等
参考:本品含有大量维生素 A 类物质。
6 .密陀僧
性味:咸,辛,平,有小毒。作用:杀虫解毒,收敛燥湿。主治:腋臭,花斑癣,白癜风
湿疹,疥疮,酒齄鼻,褥疮疡,溃疡,天疱疮等。参考: ① 本品为炼银铅的炉底渣物,主
要成分为一氧化铅。 ② 本品是配制中药硬膏(膏药)的主要原料之一。
7 .五倍子
性味:酸,涩,寒。作用:收湿敛疹。止血敛汗。主治:痈肿疮毒,湿疹,皮炎,多汗症
皮肤出血等。
8 .蜂蜡
性味:香,甘。作用:收涩敛疮,生肌止痛。主治:溃疡,创伤,烧伤,烫伤等。参考:
本品常作赋型剂或油膏基质用。
9 .滑石
性味:甘,寒。作用:利水渗湿,护肤止痒。主治:湿疹,皮炎,痱子,尿布皮炎等。参
考:本品主要含有硅碳镁、氧化铝、氧化镍等。
10 .海蛤壳
性味:苦,咸,平。作用:吸湿止痒,软坚散结。主治:扁平疣,寻常疣,湿疹,瘰疬等。
11 .炉甘石
性味:甘,平。作用:收湿敛疮,护肤止痒。主治:皮炎,湿疹,溃疡等。参考: ① 本品
含有碳酸锌,另外含有钴、铁、锰、镁、钙的碳酸盐,锻烧后为氧化锌。 ② 本品对葡萄球
菌等有抑菌作用。
12 .石榴皮
性味:酸,涩,温。作用:收涩止痒,杀虫解毒。主治:银屑病,手足癣,湿疹等。参考
① 本品含有鞣质、色素及微量生物碱。 ② 对皮肤真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
用。
第三 节养血润肤药物
1 .芝麻油性味:甘,微寒,无毒。作用:护肤润肤,祛痂生肌。主治:湿疹,皮炎,皲
裂等。参考:本品多作为外用药的润滑剂或赋形剂。
2 .灌油
性味:甘、寒。作用:护肤润肤,活血止痛。主治:水火烫伤,冻疮,皲裂,疥癣等。参
考:本品常作赋形剂,亦可作化妆品基质用。
3 .桃仁
性味:苦,甘,平。作用:活血祛瘀,润肤止痛。主治:结节性红斑,变应性血管炎,寻
常疣,跖疣,银屑病等。参考: ① 本品内含有苦杏仁甙、脂肪油、挥发油、苦杏仁酶及维
生素 BI 等。其中苦杏仁甙在苦杏仁酶作用下,可分解产生氰氢酸,故大量内服可麻痹呼吸
中枢而致死。 ② 本品与龙胆草、大枣同用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4 .胡桃仁油
性味:苦,涩,无毒。作用:润肤生肌,消肿祛毒。主治:湿疹,手足癣,疖肿等。
5 .蓖麻子
性味:平,辛,甘,有毒。作用:消散肿毒,止痛生肌。主治:疖痈丹毒,溃疡瘘管,烫
伤疥癣等。参考:本品多作赋形剂。
6 .白芍
性味:苦,酸,微寒。作用:养血敛阴,止汗杀虫。主治:多汗症,手足癣,脓皮病等。
参考: ① 本品含有挥发油、苯甲酸、鞣质、脂肪油、芍药甙、芍药醇、芍药碱等。 ② 对
绿脓杆菌,金葡、溶血性链球菌,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7 .熟地
性味:甘,微温。作用:滋阳养血,润肤清热。主治:斑秃,皲裂,皮肤干燥症等。参考
本品含有地黄素、甘露醇、维生素 A 类物质等。
第œœ四 节œœ温寒通阳药物
1 .艾叶
性味:辛,苦,温,小毒。作用: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主治:湿疹,瘙痒症,丘疹性荨
麻疹等。参考:本品除常作熏洗外,也可作艾灸之用。
2 .川乌
性味:辛,苦,热,大毒。作用: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治:结节性红斑,关节酸痛等
参考:生川乌有毒,内服宜慎!
3 .草乌
性味:辛,苦,热,大毒。作用: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治:结节性红斑,带状疱疹,
关节酸痛,外伤疼痛等。参考:仅供外用,不宜内服!
4 . 川椒
性味:辛,大热,有毒。作用:温寒通阳,杀虫止痒。主治:肛门及外阴瘙痒症,银屑病
神经性皮炎,湿疹等。参考:本品对金葡、溶血性链球菌,及部分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5 .吴茱萸
性味:辛,苦,大热,小毒。作用:杀虫止痒,收敛燥湿。主治:肛门及阴囊瘙痒症,蛲
虫病,湿疹,皮炎等。参考:对金葡球菌、结核杆菌、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对蛲虫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6 .干姜性
味:辛,温。作用:温寒通阳,温经止血。主治:斑秃,冻疮,雷诺病等。参考:生姜长
于发散,炮姜长于温经止血,干姜长于兴奋血管。
7 .丁香性味:辛,温。作用:温寒通阳,杀菌润肤。主治:手足癣,体般癣,皮肤结核,
皮肤干燥症等。参考:①本品含有丁香油、没食子鞣酸、丁香素等。②对结核杆菌可以完
全抑制,对炭疽杆菌、金葡球菌、皮肤真菌、霍乱弧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8.骨碎补 性味:苦,温。作用:活血止痛,生发助阳。主治:斑秃,扁平疣,白癜风等。
参考:本品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本品以称为毛姜。
9 .补骨脂 性味:辛,苦,大温。作用:活血助阳,光敏生色。主治:白癜风,银屑病,
硬皮病,扁平疣等。参考:①本品含有补骨脂乙素补骨脂内酯和异补骨脂内脂。②本品能
促进皮肤色素新生。③对结核杆菌及实验性肉瘤有一定抑制作用。
10 .甘草
摘要:
展开>>
收起<<
第2章皮肤科常用中草药第一节祛风止痒药物1.樟脑性味:辛,热,有毒。作用:外用有除湿,杀虫、止痒,止痛,消肿功能。主治:皮炎,湿疹,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参考:①本品为樟木馏制而成的结晶,是一种右旋性酮。②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分泌,因其刺激冷感受器,故有微弱的局麻作用,外涂后皮肤有清凉感,能奏止痒止痛的效果。2.冰片性味:辛,苦,微寒。作用:外用有清热消肿,止痛止痒的功效。主治:痈疽疮疡,口舌生疮等。参考:①按加工来源,可分为“龙脑冰片”,“机制冰片”,“艾片”三种。②孕妇慎用。3.薄荷性味:辛,凉。作用:疏散风热,透疹止痒。主治:瘙痒症,痱子,过...
相关推荐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
-
2025-10-18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