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2025-10-17 999+ 16.5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1 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敏感性皮肤(SS) 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
态,主要发生于面部,临床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
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
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
  临床表现
  主观症状
  通常是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刺激后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灼热、
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症状,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常常不能耐受普
通护肤品。
  客观体征
  敏感性皮肤的外观大都基本正常,少数人面部皮肤可出现片状或弥
漫性潮红、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可伴干燥,细小鳞屑。
  评估方法:
目前敏感性皮肤的评估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主观评估
  首先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受到触发因素刺激时皮肤是否容易出现灼
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对皮肤的敏感状况进行自我评估,
自己得出是否为敏感性皮肤。可能的触发因素:
  ①物理因素: 如季节交替、温度变化、日晒; ② 化学因素: 如化妆品、
清洁用品、消毒产品、维 A 酸等刺激性外用药、环境污染物( 如雾霾、灰
尘、尾气) 等; ③ 精神因素: 如焦虑、抑郁等。
  二、半主观评估
  刺激试验作为一种半主观的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敏感性皮肤的
判定,常用的有乳酸刺痛试验,辣椒素试验等。
  1 乳酸刺痛试验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方法之一,其中最经典的是涂
抹法: 在室温下,将 10% 乳酸溶液 50μL 涂抹于鼻唇沟及任意一侧面颊,
分别在 2. 5min 和 5min 时询问受试者的自觉症状,按 4 分法进行评分
( 0 分为没有刺痛感,1 分为轻度刺痛,2 分为中度刺痛,3 分为重度刺
痛) 。然后将两次分数相加,总分≥3 分者为乳酸刺痛反应阳性。
  2 辣椒素试验是常用来评价感觉神经性敏感性皮肤的方法。将直径为
0. 8cm 的两层滤纸放置于一侧鼻唇沟外1cm 及任意一侧面颊,将
度为 0. 1辣椒素 50μL 滤纸上,询问受试者的感觉( 1 分为勉强
以觉,2 分轻度可以觉,3 分为中度可以觉,4 分为重度可以觉
5 分为痛) 。如受试者的灼痛感觉持续> 30S,程度≥3 分者为阳性。
  三、客观评估
  客观评估主要应用无创性皮肤生理指标测试,可较反应敏感性皮
肤的重程度或治疗效果
  常用定有:
  (1) 经表皮失水率: 间接皮肤角质层屏障功能,敏感性皮肤
高;

标签: #敏感性皮肤

摘要:

《2021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指出敏感性皮肤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一种高反应状态临床表现为受物理、化学、精神等刺激时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症状伴或不伴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等体征。其评估方法包括:一、主观评估即被调查者根据自身感受进行自我评估;二、半主观评估如乳酸刺痛试验和辣椒素试验;三、客观评估主要应用无创性皮肤生理指标测试。诊断需满足主观症状排除原发疾病并结合体征、主观评估、半主观评估及客观评估结果。治疗原则包括强化健康教育、促进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神经血管高反应性和控制炎症反应。具体措施包括:一、健康教育避免触发因素定期治疗与随访;二、合理护肤遵循温和清洁、舒缓保湿、严格防晒原则;三、物理治疗如冷喷、冷膜、红光黄光治疗、强脉冲光及射频等;四、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可选择抗炎、抗组胺类药物伴有焦虑、抑郁状态者可酌情使用抗焦虑和抑郁类药物。

展开>> 收起<<
2021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全文).doc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