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体格检查方法细则

2025-10-15 999+ 23.5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胸部体格检查方法细则
A. 视诊
1. 检查者应面对病人站立,观察胸廓外形和对称性,计病人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正
常为 11.5)。注意胸廓外形的变化。如前后径短,少于左右径的一半,则是扁平胸。胸
骨明显下陷限制肺的活动,称为漏斗胸。鸡胸是胸骨前突的一种常见畸形,但一般不影响
肺通气。
2. 观察计数呼吸频率 当检查者计数呼吸频率时,绝不要告诉病人。因为当一个人注意自己的
呼吸时,他会不自觉地改变其呼吸深度和频率。较好的方法是,触诊脉搏后,继续将手指
置于病人腕上,而将视线移至病人胸部,观察和计数呼吸频率。这样,病人未注意到检查
已完成脉搏触诊,就不会自主改变呼吸。计30 秒钟的呼吸次数,乘 2可得每分钟呼吸次
数。
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 16-20 次。不正常的呼吸减慢称为呼吸过缓;而太快称为呼吸急促或
吸过呼吸Apnea是指的呼止。通气呼吸过深
与代谢性酸中毒有关,此又称为库斯莫尔Kussmaul呼吸。其他还有一些异常的呼吸
型。呼吸困难是指呼吸频率增快且呼吸费力。正常呼吸比是 1~2.5。如果呼吸费力主要是在
吸气阶段,则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如果呼吸费力主要是在呼气阶段,则称为呼气性呼吸
困难。在女性妊娠后期,由于横膈运动减少而以胸式呼吸为主,不能把些种情况视为异常
在儿童和成年男性,呼吸主要是依赖横隔的运动,即以腹式呼吸为主;在女性,则主要依
赖肋间肌肉运动,即以胸式呼吸为主。
B. 触诊
3. 触诊气管,确定气管位置 嘱病人两眼平视正前方,双肩在水平位且两侧等高。检查者以一
手食指和无名指分别置于病人两侧胸锁关节上,用中指触诊气管或气管与胸锁关节之间的
间隙,从而确定气管的位置。正常人,气管与两侧胸锁关节的间隙相等,即气管居中。另
一方法是置食指于胸骨切迹处轻轻往一侧移动手指感觉气管的位置,然后再从胸骨切迹往
另一侧移动手指,如此判断气管是否在中线上。一些肺部疾病、胸膜疾病和纵隔的移位会
推或拉气管而使气管偏移中线。
4. 触诊胸壁有无压痛 有胸壁部位应触诊有无触痛”为主诉的病人可能就
部肌肉骨疾病而非心肺疾需仔细检查胸壁有部位有检查者置一
于病时另一手于胸骨上加压病人疼痛,则明显的疼痛能是肋骨
部位。触诊时还应注意胸壁的性(需结考虑)、肋骨是否变水平以
肋间隙的度。是触诊胸一种特殊感觉,提示感类
握雪团的感觉。
5. 乳房
6. 在后胸检查呼吸动度 检查呼吸动度其对称性。部的肺疾病和胸膜疾病可引起一侧呼吸
动度于另一侧。
7. 在前胸检查呼吸动度 检查者站于病人前面,双手置于病人两侧肋处,指指后突,其
余四沿缘张,嘱病人深吸气时观察检查者双手的活对称性。以检查前胸
部的呼吸动度和对称性。
8. 触诊胸膜摩擦 检查者将双手置于病人呼吸动度最大的部位即侧胸部的前下时嘱病
人深呼吸。此时、壁膜相摩擦的感觉,即胸膜摩擦感。可在呼气和吸气相
感觉到,但有时仅存在于吸气相。
9. 检查触觉语颤 检查讲话时,检查者触其胸壁可感到震颤,这就是触觉语颤。触觉语颤
判断部位组织病变有较大价值。当肺变致密(即
变),将增加语言声而使触气胸或积液、肺
,则可使触觉语颤
检查触觉通常是检查者用双手置于双侧胸壁对称部位检查(先掌握
法)。但为便用下列二检查方法种是检查者将右
人胸嘱病E,此查者感觉断其者将至另
一侧胸壁的对称部位检查。如此,检查者从上到下、两侧对比检查胸部不
的触觉语颤。因为发“E”音动较明显,发“E”音常用的。嘱病人
声发音调更低,则可使触觉语颤。在后胸部 5-6 个部位检查触觉语颤
另一种方法是用手指于胸壁查。检查可对比此两种手法,选择自己
更敏感之方法。
C.
诊的则:诊是指通过叩击机来了解其深部结构的一种检查方法。诊在胸部
检查中价值
在一个由肺脏遮盖实质器官表诊,如肝脏表面,产生浊音浊音是一种低振幅
续时间短而无组织结构表诊,如肺脏表产生清音。这是一
振幅较高、空腔诊,如胃表产生鼓音,即一种
调空实质脏器表诊,如肝脏心脏产生实音,一种高音调叩
在正常胸部诊,心脏被所覆盖呈浊音,肺野呈清音。当肺组织炎渗出
如肺,则正常肺清音区就会变成。高清音降低的肺如肺气
的一种低调清音鼓音之间的声音
在胸部诊主要有两种方法:间接叩诊法(指指诊法)和直接叩诊法。前者常用。
接叩诊法:将左手中指指间关节紧贴于胸壁,与肋间隙平(在肩,则手
指与后正中线平),手离开胸壁。右手中指指短促而胸壁上
左手中指的远端指骨间关节。诊时右手的力来源于手腕而不是关节。
直接叩诊法:用中指的面或并拢中间指的指尖叩诊胸壁。
胸部诊时注意手指的感觉和
10. 诊锁骨上 锁骨上是肺尖区域。检查者站于病人后。用间接叩诊法自方肌前
点开始向清音记该。然后再从上点向
变为标记该点。两距离即为肺度。正常46cm,右侧较左
稍窄。如肺尖叩,则肺可能有变。
11. 诊前、侧胸部 检查者站于病人前面,从上到下、两侧对比进行叩诊。每侧每一肋间隙至
少应2-3 个部位。
12. 诊后胸部 检查者站于病人后。后胸部的诊部位包括、肩和肩
触觉语颤的部位。肩骨上不能诊。应从上至下,两侧对比。每侧每一肋间隙
少应两个部位。
13. 诊肺下 通常在两侧锁骨中线、中线和肩下线上诊肺下。嘱病人平呼吸,从
清音区(一般前胸从23肋间隙,后胸从肩线8肋间隙)开始叩诊,
浊音点。正常人,在锁骨中线、中线和肩下线上,肺下分别是68
10 肋间隙。
14. 诊肺下移动度 在两侧肩下线用来了解肺下移动度,即膈肌移动范围。嘱病人
深吸气后屏住吸,叩出肺下,再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肺下深吸气和呼气时
音界的上下膈肌运动范围,正常为 6-8cm。肺气肿患者,此移动度减少。膈
经瘫痪的病人,则移动度消失
D.
摘要:

胸部体格检查方法细则A.视诊1.检查者应面对病人站立,观察胸廓外形和对称性,估计病人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正常为1:1.5)。注意胸廓外形的变化。如前后径短,少于左右径的一半,则是扁平胸。胸骨明显下陷限制肺的活动,称为漏斗胸。鸡胸是胸骨前突的一种常见畸形,但一般不影响肺通气。2.观察计数呼吸频率当检查者计数呼吸频率时,绝不要告诉病人。因为当一个人注意自己的呼吸时,他会不自觉地改变其呼吸深度和频率。较好的方法是,触诊脉搏后,继续将手指置于病人腕上,而将视线移至病人胸部,观察和计数呼吸频率。这样,病人未注意到检查已完成脉搏触诊,就不会自主改变呼吸。计数30秒钟的呼吸次数,乘2可得每分钟呼吸次数。...

展开>> 收起<<
胸部体格检查方法细则.doc

共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