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

2025-10-15 999+ 17.5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或胸水)是肺、胸膜或其他许多全身疾
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胸腔积液的病因有 100 多种,除常见的肺、胸膜疾患外,
还可有心脏、肾脏、结缔组织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系统疾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中有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穿孔、腹腔内脓肿和腹部手术后等,
常可累及胸膜出现胸腔积液而产生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
认识这些疾病所致的胸腔积液并发症,有助于对疾病整体的判断,关系到明确胸腔
积液的病因及拟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本文主要详细介绍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
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胸腔积液的诊治。
  
  1 肝性胸水
  
  多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张建华等[1]报道肝性胸水的发生率为 0.4%~
30%,说明本病并非少见,右侧多见(68%),也见于左侧(16%)或双侧(16%),与腹水
密切相关,但少数患者腹水几乎测不到[2]。肝性胸水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1)腹水经过淋巴引流或通过膈肌先天性缺陷裂隙及张力性膈肌小泡破裂小孔(胸腹
交通)进入胸腔;(2)肝硬化时门脉高压,通过交通支引起奇静脉及半奇静脉压力升
高,造成血管内水分向胸腔漏出[2];(3)低蛋白血症导致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
透压降低,产生胸腔漏出液[3];(4)单纯胸水可能因腹水量少,而胸腔呈负压,
横膈裂孔较小呈单向流动的活瓣所造成;也可能因腹水生成量与腹膜吸收率相等而
仅表现为单纯胸水[4]。另外,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硬化剂疗
法也可并发胸腔积液,其机制可能为硬化剂外渗进入食管黏膜导致纵隔或胸膜的炎
应,以及内镜下硬化治疗引起食管穿透有关[4]。
  
  1.1 诊断要 (1)有肝硬化腹水和(或)内镜下硬化剂疗法病史伴胸腔积液;
(2)少到中等量胸水常症状,量胸水可引起呼吸困难、咳嗽;(3)胸水化多为
漏出液,并与腹水性一致,但可呈血性,蛋白腹水高;(4)因胸膜
粘连,压肺的位置改变;(5)引起胸水的其他因[2,4]。
  
  1.2 肝性胸水的治疗 (1)一治疗:经限钠利尿补充白蛋白、支链氨
基酸肝治疗,可使少量胸水病的胸水消失;(2)胸穿液:一治疗无效
试用,胸穿液治疗可迅速改善呼吸能,但效果仅是时的,反复放液可引起
蛋白质丢失、体液及电解质平衡于膈肌小孔的修复闭合,应慎用。(3)
顽固性肝性胸水的治疗目前众纷纭,但以下法疗较确切:胸腔闭式引流
胸膜粘连术[5];横膈裂孔修复胸术[6];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
降低门脉压可少胸水[2];腹腔和胸腔静脉分流术[6];胸膜粘连
[6,7]:一引流胸水后向胸腔多次注四环素水液或 50%葡萄糖液,可促使
胸膜粘连纤维化,堵塞横膈的小孔,使胸腔积液消失。
  
  2 胰性胸水
  
  2.1 性胰腺炎 20%的性胰腺炎有胸腔渗出[2]。多2内出现。左侧
多,右侧之,双侧少见;性胰腺炎并胸腔积液通常提示重症胰腺炎的诊断。
杨茂梧等[8]报道根据合膜腔积液情况来预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
后,结果显示同时出现胸腹水对测判断症胰腺炎最准确,症胰腺炎并胸水、
胸腹水、胸腹水并心积液共存的病率分为 33.3%、50%、100%,呈递增趋势
说明发生积液的部位愈多,病率可能高。
  
  2.1.1 发病机制 (1)腹腔可凭借位于横膈周围的淋巴纵隔及胸膜下隙相
使富含酶的液体输送纵隔及胸膜下隙,后组织渗透性增加,液体逐渐
入胸腔[9]。(2)淋巴管和横膈毛细血管通透性高;(3)淋巴管酶含量的
胸腔渗出液阻塞使得淋巴少[2]。
  
  2.1.2 诊断要 (1)除了急性胰腺炎的消化系统症状外,呼吸系统可表现为不
同程度的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有时患者无任何呼吸道症状,仅在X线B 超检
时发现胸腔积液存在;(2)胸水为少量中量,其性多为血性渗出液,胸腔积
液中以淀粉酶浓度升高,常高于同步清淀粉酶浓度的几,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浓
高,多形核白细升高为主[2]。
  
  2.1.3 治疗 应积极处理原发病,胸水有自限性,可胰腺炎的好转而消失,
除有持续性胸水或发时,一般无需胸腔穿刺放液[4];胰腺炎 2 后胸水
仍未吸收时,可能有胰腺脓肿或成,时应考虑手术治疗[2]。
  
  2.2 性胰腺炎 性胰腺炎也可并发胸腔积液,积液量大且易复发,以左侧
多,可为右侧或双侧。其发生机制为性胰腺炎引起胰管系统的破后,可导
致胰腺肿的成,而成的道通过主动脉裂孔和食管裂孔进入
在纵隔内可纵隔假肿,后者破裂后可进入胸膜腔,量的胸
腔积液[4]。
  
  2.2.1 诊断要 (1)有发性胰腺炎或性胰腺肿病,多数患者有
酒史,可腹部症状,但呼吸系统症状明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胸痛等;
(2)胸腔积液外乳糜状或草黄色可为血性,胸水中淀粉酶增高;(3)胸腹 B
CT 常可见胰腺和纵隔肿,见胰腺胸腔道。逆行管造
(ERCP)价值,结合 CT 检查对外患者非常有[2]。
  
   2.2.2 治疗 除压引流、食、胃肠营养空肠营养外,都需反复行
胸腔穿刺放液治疗。对部分患者有如果治疗 2~3 后胸水继续增长
考虑手术治疗[2]。
  
   3 恶性胸水
  
  由胃肠道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只占 4.69%[4]。消化道恶
性肿瘤期可胸膜转移使其表通透性增加或淋巴管引流受限,或阻塞性肺
炎累及胸膜,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多呈血性积液,因胸导管受阻乳糜胸。
或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期所致营养、低蛋白血症,而产生胸腔漏出液。
  
   3.1 诊断要 (1)以 45 岁的中老年人多见,除有消化系统发恶性肿瘤
的临床表现外,呼吸系统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胸、呼吸困难、有难以缓解的胸痛,
持续痛[10];(2)胸腔积液多为血性渗出液,增长快液后不久又出现
量积液;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20μg/LCEA 为恶性胸腔积液特异性诊断

标签: #胸腔积液

摘要:

胸腔积液是多种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可由心脏、肾脏、结缔组织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系统疾病引起。本文主要介绍了消化系统疾病中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胸腔积液的诊治:1肝性胸水:多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与腹水密切相关。发生因素包括腹水经淋巴引流或胸腹交通进入胸腔、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诊断要点包括肝硬化病史、胸腔积液表现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胸穿放液对顽固性肝性胸水可行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膜粘连术等。2胰性胸水:20的急性胰腺炎有胸腔渗出多提示重症胰腺炎。发病机制与腹腔淋巴丛、淋巴管和横膈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关。诊断要点包括急性胰腺炎症状、胸水性质等。治疗应积极处理原发病胸水有自限性。慢性胰腺炎也可并发胸腔积液治疗需反复行胸腔穿刺放液必要时考虑手术。3恶性胸水:由胃肠道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引起多呈血性积液。诊断要点包括中老年人多见、血性渗出液、病理学检查等。治疗较为困难常需多种方案联合应用包括胸腔内注药、胸腔置管引流等。

展开>> 收起<<
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doc

共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