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习题及答案

2025-10-14 999+ 47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试题
一、单选题(共 50 题)
1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 ( )
A 烦躁不安、血压下降 B 四肢麻木、头晕眼花 C 腹痛、腹
D 发绀、面色苍白 E 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
2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应将 1ml 抗毒血清烯释至 ( )
A 2ml B 4ml C 6ml D 10ml E20ml
3下列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是 ( )
A 细胞色素 C B 庆大霉素 C 利多卡因 D 红霉索
E 丁胺卡那
4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中间应间隔( )
A 5 分钟 B 10 分钟 C 20 分钟 D 30 分钟 E
60 分钟
5青霉素皮试验观察结果的时间( )
6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 ( )
A 庆大霉素 B 链霉素 C 新霉素 D 卡那霉素 E
布霉素
7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 )
A B 氢化可的松 C 异丙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E 10%葡萄糖酸钙
8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
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 )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 D血管通透
性增加 E以上全是
9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10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11休克病人补液一般首选( )
A 全血 B 血浆 C 10%葡萄糖液 D 右旋糖苷 E
衡盐溶液
12经抢救治疗后,反应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的临床指标是( )
A 血压回升 B 尿量增加 C 体温回升 D 精神平衡 E
脉压下降
13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 )
A 污染 B 出现沉淀 C 产生青霉烯酸 D 产生致热物质
E 出现结晶
A 10 分钟 B 20 分钟 C 30 分钟 D 60 分钟
E 100 分钟
14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 )
A 10 分钟 B 20 分钟 C 30 分钟 D 60 分钟
E 100 分钟
15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天,需再次使用时需再次做过敏试验
A 1 B 3 C 5 D 7
E 14
16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先使病人平卧的目的时是( )
A 防止发生创伤 B 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 C 呼吸
困难 D 便抢救 E 便观察
1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目的( )
A 增加心出量 B减少外阻力 C减少心出量
D 兴奋呼吸中 E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18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使用葡萄糖酸钙的目的是( )
A 收缩血管,增加外阻力 B 支气管平滑肌
C 使链霉素毒性症状减 D 兴奋呼吸中 E 皮肤瘙痒
19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
摘要:

本文是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试题摘要涵盖50道单选题涉及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细胞色素C等多种药物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及相关处理措施。试题内容包括:最早出现的过敏性休克症状;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稀释方法与间隔时间;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过敏性休克抢救时静脉注射的药物;休克的基本病理变化;抗休克治疗中有利改善肾缺血的药物;休克病人补液首选、补充血容量成功的临床指标;青霉素皮试液现配现用目的、皮试观察时间、迟缓型反应的观察时长;破伤风抗毒素再次使用前的过敏试验时间间隔;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病人的体位目的、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目的;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使用葡萄糖酸钙的目的;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的条件;对青霉素过敏的机理;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的阳性体征;休克护理的不当措施、主要致死原因;成人经静脉补充钾离子时的尿量要求;有效循环血量的定义;休克病人神志、尿量、皮试、补液等变化反映的问题;药物过敏皮试浓度、皮试过程;过敏性休克时出现症状的原因;抢救链霉素过敏反应、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皮注射剂量;增加尿量的措施;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皮试液1ml含量正误判断;急救措施;药物过敏试验正确的注射部位及方法;四环素、氨

展开>> 收起<<
过敏性休克习题及答案.doc

共10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