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

2025-10-14 999+ 18.5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
一、病史
病史对诊断冠心病相当重要:
1.心绞痛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
典型的心绞痛通过症状分析诊断即可成立。询问时应注意掌握胸痛发作的四
大要素:
(1)诱因:运动、饱食、寒冷、情绪激动。
(2)性质:压迫、紧缩感、窒息感等多见,可有濒死、恐惧感。很多患者强
调的只是“不适”而不是“疼痛”。
(3)部位:胸骨后,向左肩、左上肢放射。有的表现为上腹疼痛,喉头疼痛
或紧缩感,牙齿及下颌等部位疼痛。下颌以上、肚脐以下或局限于左侧胸壁很小
区域的疼痛,一般不是心绞痛。
(4)持续时间:一般为 3—5 分钟,休息或服药后(硝酸甘油等)缓解。如超过
30 分钟不能缓解多发展为心肌梗死。
2心绞痛严重度分级及危险度分级。
3.确定冠心病危险因素:
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及早发冠心病的家族史等。脑血管或外周
血管疾病也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
4.排除其他原因的胸痛。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发育、营养、体重、精神、血压和脉搏。
2.心脏检查应注意以下内容:①心前区是否有隆起、心尖位置、范围大小。
②心尖是否有抬举感。③心界是否增大。④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
3.全身检查不可忽视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①胸部体检。②腹部体检。③
有无循环系统体征。
三、辅助检查
()静息心电图
50%以上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静息心电图是正常的。但是,所有提示存
在心绞痛的患者,均应记录 12 导联静息心电图。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异常发现
率较高。
()负荷心电图
本项检查并非每个患者都可以做。
运动心电图的禁忌证有:性心肌梗死(2),药物治疗未稳定的
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症状或起血力学改变未控制的心律常。有症状的
重度主动脉缩未控制的心力衰竭肺栓塞或梗死,性心肌或心包炎
夹层动脉瘤破裂
相对禁忌证有:度的心脏瓣膜狭窄疾病,>200 ()>110,心动过
或心动过缓,肥厚型心肌病,高度房室传阻滞
何判断运动心电图:分成下列两部分,只要其一部分为应,
示心肌血。
1血压运动时休息时下20 以上者,表生低血压。
2段改变为下斜形水平形段J80(心率130 /分时,J
60)低≥1性,为上斜形J80 低≥1.5 才算阳
性。
运动心电图检查性,但未达预计最大心率(220-年龄)85%者,
为不确定的运动试验。运动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疾病的感性为 6575%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摘要诊断冠心病病史极为关键。心绞痛诊断主要依赖症状典型心绞痛通过症状分析即可确诊需注意胸痛发作的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四大要素。同时要确定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等并排除其他原因的胸痛。体格检查方面包括一般情况、心脏检查及全身检查。辅助检查手段多样静息心电图、负荷心电图各有适应证与判断标准;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检测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铊心肌灌注成像有静息、负荷两种方法可判断心肌情况;24小时监测有“111原则”;多巴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心肌收缩力变化;超声心动图与放射性核素心腔造影用于测量心室壁运动等;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可明确病变位置及程度;放射性核素检查敏感性与特异性高。诊断要点涵盖人群特征、胸痛症状、心电图变化及造影确诊。此外冠心病还需与主动脉瓣膜性心脏病、原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疾病鉴别。

展开>> 收起<<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doc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