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2025-10-14 999+ 13.5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ICD-10:I25.10)
(二)诊断依据。
  1.临床发作特点:通常无症状。
  2.心电图表现:静息心电图通常正常。
  3.心肌损伤标记物/辅助检查: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
  4.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静脉推注或滴注药物行负荷超声
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无心室壁节段活动异常(超声心动图)或无心
肌放射性核素摄取减低。
  5.CT 造影和磁共振显像,尤其应用 64 排或以上 CT 时,能较清晰显
示冠状动脉近段的解剖,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筛选工具,但对
狭窄病变及程度的判断仍有一定的限度。磁共振显像在冠状动脉病变检
出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6.冠状动脉造影和腔内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冠状动脉
病变的存在及严重程度,也有利于治疗决策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冠脉
腔内影像学检查包括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可以精确测定冠
状动脉内径,管壁结构,斑块性质,但不作首选的检查方法。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ICD-10:I25.10)。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3-4 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肌酶、电解质;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摘要如下: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ICD10:I2510)的患者。2诊断依据:临床常无症状心电图通常正常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无异常。64排或以上CT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近段解剖磁共振显像作用待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病变腔内影像学检查可精确测定冠状动脉情况但不作首选。3进入路径标准:第一诊断符合要求且其他疾病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路径实施。4住院治疗:标准住院日34天。期间需进行血常规等必需检查根据病情可选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治疗方案依相关指南包括抗血小板、调脂等药物治疗及改善生活方式。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依《指导原则》。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恢复12天需检查心电图等项目出院标准为无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同时对变异及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 收起<<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doc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