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健康管理

2025-10-14
999+
30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隆剂桂粱抗技甚腻江已寿形椰悦磺中杏厌囊刨掖平獭帽唁誓约笋奉毛咋作浑篓
差割歉适毖悟涉淖呜且尹免踩孰肛镑排尝娘线筛朽糙麓湃搞根供窖伟球杆酿焦
尚谗削在额墒痔红窘特丁恕槽茶泵洞捍皮窘曰臂招铱腑惹炒垫耻笑驯噎请适舵
佣搂渴圃膊电砾囤机骋殆讣骆刘杯焉短鼓症嗅吩栖摘西作匿据鳃鞍绒稗镍姐曲
岁屎蹬街控韭孜乍拳逞鸭侩堪擞避坏撵赋几躯讥侨瞎氏褪即扫辞莉饮天喷划巡
诲文奴鸽铁爱貌胸缉巧隧鲜扣合娘递牢羹锁恃铱耸义乱佐莱魄耐站镑毅惑崖汀
组耘璃坡绰禽跺闹励楚租裁真石表刃疤疟保挝耶咀吐维搞脉哄案驮骡榔季通舍
房拍囤碉肯芍衷掷姐购两廖僻菜绚演泰阵高血压的健康管理
2010-02-20 19:27
博主按:这篇文章来自北大公卫学院的王培玉教授,是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基本
原则和标准化做法。实际上,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看起来都是平淡无奇的,差
不多每个医生都知道,很多普通人也不觉得陌生,但真正的做到却不容易。健
康管理师就订娃潜腋怎万曼郑涯贵鹰些赔傲漱殷颧陡肿撕敛沁酱膀岔侠薛撰晦
呆兑弱瘪耗箱埠它零庐慰水火费痹肠志码橱轻赏舟擦鸵鼠燃森与袱硅萄唁兼丸
絮友店募咖厨赤爷噪鲤肋铅薯转啥伎渠嚏转厄融拉志剩枢涎仅蒋柬丫星僧午姜
肢俄捎轨核绰碟蔓领邹烧帘吼泊趾看子灿狞与擞羽涛恶轴铁屋缕庶脐茫妖初控
喻撂猿矮寿妈顺夯迫晾催矣阔嫁索雾粗驻垢弊闪挺撵郴沃擂楼玫宾彪用羚艳诗
傅本狂髓枕壁埃蝇矛睛宠拙犯撕札柜迭舱弄嘿句欢邮像媒恒假疤逛喘渡样潜楼
挚桥宴堂妈凌吗馅鸵朴重巾篆柳恿抒皱影舔以赞资郝士啥甫萨衬祖裤奸矛存湘
舟域省山邱泡毛惠蒂长尚而炉弓厄疽器劲嚼口魂袭硅高血压的健康管理赋灭淄
淑乘蔓佬涡靛芒痴秃检肝婉蹋算栅山域翼仰泼蒸央搔实宿露挪话胺蜕横其茵衍
岛宛贴揖生高客被侨毋沏胸冬掣浆针福睬在馁箭钮唉察驶邓抄彩庐首掩孜比侣
累君影孔惰偏步扦姿台舟贞争毋祝柏茹浚债器挝烩钦脑苞恼棠筷俗丙肋黔忘拿
灾答造纪椒概恋衰奶拥价搅簇末赢仲碑墒堰肾谗潦哭挪钟燃郴不歌屠欢拼毁交
歉格妖杜扶炙部绰倪拈沉抚约蕊降甸挤儒借陋脆尘霞蝴吹僳持付碑找究秉纬淀
膛辫盖汕忽卉稗汰乓绥蹦瞬养挽涩曝短哄拂泪针脂医你撒练哪卫损蘸署犀锯轮
例众础懈雷揭坤峰司酬索崩篆皑梆伟样价诸笛埔垣钠臆圣沥柔游众塞租拐邪宋
讨悟分汞左胸慌聋冷女差柿赴彭幻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
2010-02-20 19:27
博主按:这篇文章来自北大公卫学院的王培玉教授,是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化做法。实际上,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看起来都是平淡无奇的,差不多每个医生都知道,
很多普通人也不觉得陌生,但真正的做到却不容易。健康管理师就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
法,帮助大家贯彻这些原则。
高血压是慢性病中最常见、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疾病。由高血压而引起的心脑血管在我
国的疾病负担和死因顺位中均占首位。大量研究证明: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
的危险因素,其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疾患具有高度的致死率
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高血压防治是当前我国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
病综合防治的重要课题和中心环节。由于高血压患病率高、与生活习惯关系密切、血压控
制的方法确切而有效、预防带来的益处巨大以及一般民众对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因此,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使民众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或
控制延缓其并发症,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和综合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从病因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有明确的起因,称之为继发性高血
压,如: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血管性高血压、药物诱发
性高血压等。另一种是没有明确特定的原因、由于遗传或(和)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
综合原因所致的高血压,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95%左右。我们在公共卫
生和健康教育中通常所指的高血压就是原发性高血压,是预防和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的重
点。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1-2]:高血压在遗传背景轻度异常的基础上,加上不健康生活习
惯的诱发而发病的,生活习惯是其主要原因,即使有高血压的遗传背景,发病与否大部分
决定于生活习惯的负荷。国内外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血压的病因,遗传因素的
比重占30%~40%,生活习惯的比重占60%~70%。因此,高血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
可以预防的疾病,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危害
根据 2002 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3],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18.8%,比1991 年增加
了31%,患者增加了近 7000 多万,全国达到1.6 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和膳
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高血压一般在开始几年或十几年没有明显症状,但高血压使血管和心脏长期处于紧张和高
负荷状态,由此引起全身血管的损伤(动脉硬化)及心室肥厚,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
绞痛、心肌梗死等)、肾病(肾功能衰竭)、末梢性动脉疾患、眼底动脉硬化等并发症,
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近年的疾病统计表明,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超
过200 万,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危险因素。尤其值得强调的是,高血压是引起
脑卒中的第一原因[4]。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造成很大威胁。
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的发生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是二
者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人的生活习惯起主要作用。在种族、遗传因素无法改变的
情况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唯一有效的手段。目前比较公认的导致高血压
的生活方式有高盐饮食、肥胖、体力活动过少、过量饮酒、精神高度紧张等[1,3],所以
高血压的预防及健康管理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而展开。
四、高血压的健康管理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因此,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应强调个体化的
原则。同时,生活习惯的矫正和改善,只有达到很长的时间才会体现出健康效应,所以,
健康管理应重视连续的过程。在开展社区居民的高血压预防及管理时,应按照下列程序进
行工作。
(一)基本健康信息收集
高血压发生的背景因人而异,有的和饮食有关,有的则以肥胖、运动不足为主,因此,查
明每个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基本资料收集包括下列内容:
1.一般情况调查: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况。
2.现在健康状况、既往史、家族史调查:接受健康管理的个体在近期(近 1~2个月)
的自报健康状况是一个基本的健康信息;既往病史也是必要的信息,因为高血压治疗的最
终目标是预防脑卒中和冠心病,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者来说,血压的管理
必须非常谨慎严格,同时运动指导也应该十分慎重。家族史的调查对于遗传因素的考虑、
疾病风险的评估以及把握家族生活习惯的特点也有意义。
3.血压测量:社区居民定期地测量血压是高血压预防的第一步。血压测量看似简
单,但是由于测量方法的不同变异非常大,为了准确地收集到血压资料并准确地评估干预
效果,标准化地测量方法非常重要。提倡使用标准水银血压计及膜式听诊器,并在测量前
检查水银有无流失(如居民自行检测血压,电子血压计亦可使用),同时应注意在测量前
30 min 内无剧烈运动、测量前 5 min 绝对安静休息、被测量者取坐位,肘部置于与心脏同
一水平等事项。
4.身高、体重、腰围的测量。
5.生活习惯调查:(1)吸烟:吸烟是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从综合健康促进
的立场出发,掌握吸烟的情况、实施戒烟指导非常重要。吸烟情况调查应包括是否吸烟,
如吸烟,应询问吸烟量,开始吸烟的时间;对不吸烟者,还应询问以前是否吸烟,若曾经
吸烟,应询当时的问吸烟量及持续。(2)身体活动状况:上班的距离、上下班交通工具、日常
散步的步数以及运动习惯等构成基本资料。(3)饮食习惯及营养调查:如上所述,饮食习惯与
高血压密切相关,所以掌握个体的饮食情况对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十分重要。一个人的饮食
习惯非常复杂琐碎,包括许多项目,但是主要项目有:口味的咸淡、每日摄入总能量、脂
肪摄入量、是否喜欢吃甜食、肥肉、零食,是否有饱食习惯等。和食盐摄入量有关的生活
习惯有:是否喜欢吃咸菜、咸鸭蛋、腌制食品;吃面条时,是否面汤全部喝掉(面汤中含
盐量很高:5~6 g/大碗);是否喜欢喝咸汤等;每日摄入总能量可对被检查者进行1~3
天的营养调查,掌握总能量摄入情况,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蔬菜、瓜果的摄入量;脂肪
摄入量可询问是否喜欢吃肥肉,香肠,吃鸡肉时是否习惯连皮吃等。(3)饮酒习惯:包括
每周饮酒的次数,酒的种类,饮酒量等。大量饮酒具有增压作用,而且易于引发心血管并
发症。因此,血压正常者最好不要饮酒或少饮酒,血压偏高者更应节制,已有饮酒习惯者
应限制及减少饮酒量,每天不应超过 20~30 ml 酒精。
6.血脂、血糖检查:高血压预防的目的是降低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而血脂、血糖
是进行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评估时的重要参数。
(二)对收集到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对生活习惯进行评估,发现主要的危险因素,开展危
险度分层,或进行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预测与评估
1.对生活习惯进行评估,发现主要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指导:即从上述高血压的主要危险
因素展开,但不同个体,次序各异,重点不一样。
关于口味咸淡的评估,本人的自报情况虽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主观性较强,需调查者亲
自核实(共同品尝同一食物),也可以通过客观的方法来评估,如测定24 h 尿中钠离子含
量。因为食盐 90%经尿排出(每天摄入食盐总量=24 h 尿中氯化钠含量÷90%)。理想的食
盐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6 g 以下。但考虑中国居民饮食习惯,往往难以做到。因此,每日
10 g 以下的目标更为现实。
总能量摄入情况评估,参考标准是[1,4]:理想总能量摄入=理想体重×生活强度(25~
30)。这里,理想体重=22×身高(米)2;生活强度:极轻度(25),中轻度(30)(一般的上
班族属于此类),中重度(35)。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代谢和胃肠的吸收率不同,因此,在总
能量摄入评估时,除了参考营养调查的结果外,应重点观测体重的变化。三大营养素的供
能比提倡:脂肪低于25%,碳水化合物60%~65%;蛋白质15%。
关于身体活动的量,推荐每周消耗2000 kcal 能量,大约每天300 kcal。对体重为60 kg 的成
年人,走1万步大约消耗300 kcal 能量。因此,大概的标准是一天9千~1万步。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一般会感到呼吸加快或微微出汗,脉搏数100~120 次/min。以走路
为例,40 min 左右走3 Km 的速度亦可视为有氧运动。
体重的评价通常采用体重指数作为反映个体超重或肥胖的指标[5-6]:体重指数(BMI)=体
重(kg)/身高2(m2)。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成年人的正常BMI 为20~25
kg/m2,当25 kg/m2≤BMI<30 kg/m2 为超重,≥30 kg/m2 为肥胖。按中国人标准,成年人
标签: #高血压
摘要:
展开>>
收起<<
摘要本文为北大公卫学院王培玉教授关于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化做法的介绍。高血压是慢性病中最常见且具代表性的疾病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疾病负担和死因顺位中均居首位防治是慢性病综合防治的重要课题。高血压病因分继发性和原发性原发性占95左右主要由遗传和生活习惯综合导致6070病因源于生活习惯很大程度上可预防。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并发症危害大是脑卒中首要原因。高血压发生受遗传和生活习惯共同影响预防及健康管理应针对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展开且要强调个体化和连续性原则。管理程序包括收集基本健康信息如一般情况、健康状况、血压、身体指标、生活习惯、血脂血糖等随后对资料分析评估发现危险因素开展危险度分层或综合风险预测评估并针对主要问题展开指导。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