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2025-08-22 999+ 77.5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七、分娩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4.7.1
质。
4.7.1.1
产技术服务。
C
1.医院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相关资格。
2.助产技术人员应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3.24 ×7 2
场,高危妊娠分娩时必须有产科医师和新生儿医师在场。
4.相关助产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每年对已经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助产人员,有能力与安全评
价的记录。
2.助产人员有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和执行记录。
A】符合“B”,并
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及主管职能部门监管。
4.7.1.2
建 立 健 全 助 产 管 理 制
度。
C
1.医院有各项助产管理制度及执行记录。
2.相关助产人员知晓本岗位的管理制度要求。
B】符合“C”,并
科室定期(至少每季度)评价制度执行力,有缺陷记录。
A】符合“B”,并
1.职能部门对存在缺陷的改进成效有评价。
2.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负责产房质量管理。
4.7.1.3
效、适宜。
C
1.建立分娩风险管理和预警的相关制度与程序。
2.有新生儿复苏、心肺复苏、肩难产、产后出血、子痫、羊水栓塞抢救流程与
措施。
3.助产人员熟悉本岗位的风险防范与预警要求。
B】符合“C”,并
1.有记录证实管理职能部门执行监管的责任。
2.有定期举行产科急救预警演练的记录。
A】符合“B”,并
有定期检查的结果,有持续改进的事实。
4.7.2 分娩室设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4.7.2.1
监督部门执行记录。
C
1.产房相对独立,周围清洁无污染源,并与产科病房及新生儿室相邻。
2.分娩区总面积应在 100 平方米以上,应集中设在病区一端,远离污染源,应
有缓冲区、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隔离产房与污物专用通道。
3.湿2628℃湿5060%
宜,新生儿抢救台温度在 3032℃。各房间应设足够的电源接口。
4.刷手区域水龙触式脚踏式肘式、感应),室内配动态空
气消毒装置。
5.隔离产室和分娩室所有器械使用,用后的产房、产彻底消毒
6.病病感染的妇住院时应有专用的医设备和清洁用具,使
的物彻底消毒
B】符合“C”,并
1.缓冲区面积20 平方米。
2.娩间,每间面25m2有独立的手间;若设置
两张的分娩室,每床使用面积20m2
3.独的可陪产的独立分娩室。
4.产房设有独立的产科手术室,产房有到达手术室的快速通道。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与医院院感部门定期监督检查,有定期检查的结果(问题与缺陷),
有持续改进的事实。
4.7.3 分娩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师和助产人员按照制度、程序进行母婴/诊断
结果应记录在病;遵照医学指证进行产程预,及新生儿并发症
4.7.3.1
诊疗操作
C
1.熟练掌握检查及正常分娩的理技术。
1)高危妊娠的查、诊断理。
2)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理。
3)产科急危重症识别
4)各种催产术的技术、方法和并发症理。
5制产程
6)难产的识别理。
7)产程中母婴监道检查、生命体征的检查、、羊水
识别等
8产道损伤理技术。
9)产科出血的预防、鉴别诊断量及计出血量的方法,
理。
10)心肺复苏技术。
11消毒和隔离技术。
12)健教育和咨询指导技术。
13)母乳喂养适宜技术。
14)新生儿危险因素识别理,新生儿复苏技术(包括气官插
管)。
2.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师和助产人员按照制度、程序进行母婴/
诊断结果应记录在病上。
3.用产科规范、指南临床路径规范诊疗工作从临床诊疗流程与病
录的诊疗中证实执行力。
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掌握难产诊疗技术。
2.种孕急危、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的规范,有急、危重症
的抢救流程。
3.
训)。
4.有高危评分、头盆评分及宫颈评分记录。
5.科室有度质量监督评的结果(问题与缺陷)及意见
A】符合“B”,并
1.有分娩镇痛技术的应用规范与产程影响理流程。
2.每年有至少 2产科诊疗规范的培训,并有书面记录。
3.职能部门对质量监督评的结果(问题与缺陷)及改效果有评价。
4.7.3.2
录。
C
1.确的产程预医学指征、流程与操作规范,有自然分娩措施。
2.产科医生应掌握产程预的医学指征,并应进行每年至少 1培训,有
书面的培训记录。
3.控制无指征工破膜比率会阴侧切比率50%
4.使用规范和道助产技术的规范,助产、吸引器
产、臀牵引等
5.以上职产科医生应熟练产程指征;住院医师应掌握
产程指征
6.开展陪伴分娩和分娩镇痛技术并有记录。
B】符合“C”,并
1.产科临床医生每年至少 2培训,有书面的培训记录。
2.进行相关教的相关制度。产了解自己受了哪些产程
预及原因
3.度产程预评结果(问题与缺陷),有持续改进的记录。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对质量监督评的结果(问题与缺陷)及改效果有评价。
4.7.4 根据学指证进行道助产或阴道分娩剖宫产。
4.7.4.1
实施。
C
1.医院有确的道助产医学指征及技术操作规范。
2.道助产须经有资质的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评及实施。
3.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摘要:

分娩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评审标准涵盖多个要点:1人员资质与管理:助产人员需依法依规获相应资质医院要有核准资格。要建立健全助产管理制度建立分娩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确保助产技术安全有效。每年对助产人员进行评价制定继续教育计划并由相应组织及部门监管。2分娩室设置:符合感染管理规范布局合理。3分娩前评估与操作:医护人员依规范诊疗操作无医学指征禁干预产程产程干预有指征、效果评价及记录。4分娩方式选择:阴道助产、转剖宫产有明确医学指征、评估审批制度及知情告知制度。5手术管理:急诊剖宫产有规范流程、分级管理及绿色通道。实施剖宫产过程质量控制用质量指标实施控制。6物品设备:分娩室设备、药品齐全定期维护补充。7新生儿抢救:分娩时有具备新生复苏能力的医护人员在场有新生儿抢救制度和规范的新生儿复苏流程。8知识宣教:为孕产妇提供分娩及婴儿护理知识宣教。9质量监控:科主任等组成团队用相关制度对分娩质量全程监控管理定期评价促进改进。

展开>> 收起<<
分娩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doc

共8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