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治疗指南解析

2025-10-01 999+ 35.5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指南
概述
外伤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在于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受损所致,如侧方骨骺血管受损。
这些血管受损后,股骨头全部或部分失去血运,伤后血运阻断 8 小时后即可造成缺血坏死。
由此可见,在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中,骨坏死很早即可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占股骨颈移
位骨折的 85%和无移位骨折的 15%—25%。
有报告称,在粗隆间骨折穿针后也有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这是由于股骨头穿针所致,
因为在穿针过程中可能伤及外侧骨骺血管(穿针由股骨头侧上方或后方进入股骨头)。这
个血管的损伤可造成股骨头局部缺血坏死,最后在股骨头上部负重部位发生塌陷。
另外,有时对髋部的直接打击也会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急性髋关节脱位也可以造
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的原因:
(1)药物导致是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原因。
(2)酒精刺激导致:由于长期大量的饮酒而造成体内的蓄积,导致血脂增高和肝功能
的损害。
(3)创伤导致。如外力撞击引起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挫伤等。
(4)风、寒、湿导致。临床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寒湿为甚、下蹲困难。
(5)肝肾亏虚导致股骨头坏死。
(6)骨质疏松导致。临床表现为下肢酸软无力、困疼、不能负重、易骨折。
(7)扁平髋导致。临床表现为行走鸭子步、下肢短、肌肉萎缩,行 50 米左右疼痛逐渐
加重,功能受限等。
(8)骨髓异常增生导致骨坏死。表现为患肢寒冷、酸痛、不能负重、易骨折等。
(9)骨结核合并骨坏死。表现为结核试验阳性,午后低烧、疼有定处、消瘦、盗汗、
乏力等。
(10)手术后导致。在临床中骨移植、血管移植三年后、骨血供应不足而发生骨坏死。
症状
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
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
木感。
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
早期症为外、外活动受限明显
③ 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现髋关节脱位
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行,儿童者则更明显
。局部深压痛,内止点压痛,4 试验阳性,伽咖 s 征阳性,A11is 征
TKdele 叻 uq 试验阳性。外、外或内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
脱位体。有时轴冲痛阳性。
⑤X 线表现。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硬、扁平或塌陷。
类型
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根据坏死部位的范围大小和形状分为六类体如下:
股骨头全部坏死。较少见,是股骨头关节边缘起全部坏死。头下股骨颈骨
折常常可以引起全头坏死。
股骨头锥(楔)形坏死。最多见。常股骨头分为中持重区和内、外无区。头
心锥形坏死即为持重区骨坏死。
股骨头顶半月状坏死。发生很高,骨坏死发生于股骨头的上方,死骨呈半月
,髋关节蛙式X 线照片显示最为清楚
股骨头性骨坏死,是最的。这一类型一般不发生股骨头塌陷。
股骨头核性坏死。
⑥ 非血管性骨坏死。
  骨坏死的发生,演变和结局,有其规律病理过程,即坏死发生死骨被吸收一新
成。X 线表现不管坏死范围大小,发或多发,是这过程的缩。股骨头坏死的 X 线
分期方很多,但我们一般采用 ArletFicat Hageffard 的 5 期分
  (前放射线)此期有 50的患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体:髋关节
活动受限,以内活动受限最早现,力内时髋关节疼痛加重。X 线显示:可为性,
也可见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模糊
  {坏死成,头)临床症状明显且较 I 期加重。X 光片显示:股骨 头广
骨质疏松,在性硬,骨小梁紊乱、中断,部分坏死区,关节间隙正常。
  (移行期)临床症状继续加重。X 光片显示: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在 2mm 以内,关
节间隙轻度变窄
  (塌陷期)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
X 光片显示: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 2mm,有死骨成,
扁,关节间隙变窄
  (骨关节)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
X 光片显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脱位。正确
和分期,对治疗治疗效果密切的关。早期治疗防止骨坏死的股骨头塌陷。
X 线上发现或怀疑有骨坏死,可做磁共振 (MRI)CT 扫描以上两种检查费
用较高,故一般建议者拍盆正X 线片即可,或加拍双侧髓部 X 线片,屈髋90°
位髋关节
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 1、临床症、体病史: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关节痛,
髋关节内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类固醇用史。2、X 线片改变:股
骨头塌陷,不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 X 线带新月征
软骨下骨折)。3、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区中有冷区。4、股骨头 MRI T1 加权相呈带状
信号带状类型)或 T2 加权相双线征。5、骨 活检显示骨小的骨细胞空多于
50%,且累邻近骨小,有骨髓坏死。
次要标准 1、X 线片示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斑点
,股骨头外上部扁。2、核扫描示冷区或区。3、MRI 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
强度而无 T1带状类型
两条两条以上主要标准确诊一条主要标准,或次要标准阳性数≥4(至少包
括一种 X 线片阳性改变),可能断。
各诊断方法要点
询问病史、临床体、X 线摄片、(公立医院检查费用腰椎是 70 左右)
私立医院检查费用在 80 左右。
磁共振MRI)、(公立医院 1200 左右,私立目前没有),核素扫描计算
CT)(公立医院 CT 检查费用 152-180 左右),私立医院 CT 检查费用在 170
左右),等方对股骨头坏死进行断。
、临床断 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髋部外伤、应用皮类固醇、饮酒或等。
对临床症状要明确疼痛部位、性质、与负重的关等。体应包括髋关节旋转活动情况
股骨 头坏死早期临床症并不典型,内髋关节引疼痛是最常见的症。股骨头塌陷后,
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体 :局部深压痛,内止点压痛,部分病人轴叩痛可
阳性。早期由于髋关节疼痛、Thomas 征、4 试验阳性;晚期由于股骨头塌陷、髋关节脱
位、 Allis 征独立试验阳性。其他征还有外、外受限或内活动受限,
患肢可以缩短,肌肉萎缩,甚脱位体有髋关节脱位者还可有 Nelaton线上移,
Bryant角底小于 5cmShenton线续。
X 线摄片 X 线片对早期(0、I期)ONFH 诊断困难,对 II 期以上的病变则显示
阳性改变,如硬化带
透 X 线斑点状、软骨下骨折及股骨头塌陷等。推荐取髋后位(位)
蛙式侧位进行 X 线摄片,后更清楚显示股骨头坏死区的改变
三、MRI 典型 ONFH T1 加权相改变为股骨头残存骨骺线,临或穿骨骺线
带状信号区,以及低信号带包信号区或信号区。T2 加权相双线征
double line sign)。专家建议扫描序列T1 及 T2 加,对可疑病灶可另加 T2
或短 T1恢复STIR序列一般采用位与扫描,为 坏死体
积,以及更清楚显示病灶,可另加扫描强 MRI 对早期 ONFH 检测特别
、核素扫描素扫描诊断早期 ONFH 感性高而异性低。采用 99
区中有冷区即可确诊但单区)应与其他髋关节鉴别
检查查病变寻找多部位坏死单光子发射体SPECT)可增
性,异性不高。
CT 对于 IIIII 病变CT 检查清楚显示坏死边界积、硬化带
病灶修复及软骨下骨等情况CT 显示软骨下骨折的与阳性MRI X 线片
用二显示股骨头情况CT 扫描病灶选择治疗
鉴别诊断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摘要:

股骨头坏死治疗指南指出外伤致股骨头坏死多因供应血管受损导致血运丧失进而引发缺血坏死尤其在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中更易发生。股骨头坏死原因多样包括药物、酒精刺激、创伤、风、寒、湿、肝肾亏虚、骨质疏松、扁平髋、骨髓异常增生、骨结核及手术后等。临床表现主要为髋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及跛行。X线表现包括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等根据坏死部位和范围可分为六类。诊断标准涵盖临床症状、体征、病史、X线片、核素扫描、MRI及骨活检等多个方面。治疗需综合考虑分期、坏死体积、关节功能及患者情况非手术治疗包括保护性负重、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则涵盖髓芯减压术、植骨术、截骨术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不同分期治疗选择各异后遗症与股骨头外形破坏程度相关。治疗时还需重视精神调养、房事有节及保健养身。

展开>> 收起<<
股骨头坏死治疗指南解析.doc

共8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