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路径及表单

2025-10-01 999+ 28.5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路径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诊断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
(二)诊断依据。
1-3 -度活
红系、巨核系明显增生
JAK2V617FMPLCALRJAK2 外显子突变
(三)进入路径标准。
确诊骨髓增殖性肿瘤。
(四)标准住院日。
10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骨髓穿刺、JAK2V617FMPLCALRJAK2 外显子突变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骨髓活检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羟基脲,干扰素,积极条件许可加用芦可替尼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八)手术日。
(九)术后恢复。
(十)出院标准。
血象基本正常,无发热、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严重感染,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治疗周期延长
摘要:

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路径摘要:本路径适用于诊断为骨髓增殖性肿瘤的患者诊断依据包括血细胞三系增多、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等特征及JAK2V617F等基因突变。标准住院日为10天住院期间需进行骨髓穿刺等必需检查并根据病情选择骨髓活检。治疗方案常选用羟基脲、干扰素条件许可则加用芦可替尼。预防性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需依情况而定。临床路径执行中住院首日主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完成病历及开化验单;次日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住院39天根据检查结果鉴别诊断、确定治疗方案;第10天评估病情明确是否出院并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返院复诊时间等。出院标准为血象基本正常且无不良反应。变异情况包括严重感染、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可能导致治疗周期延长。

展开>> 收起<<
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路径及表单.doc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