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

2025-09-29 999+ 800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19 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
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
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我国 MDS 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
血液学分会结合近年来 MDS 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际情况,
制订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 年版)》。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MDS 的最低诊断标准见
1 。其中血细胞减少的标准为:中性粒细胞
绝对值<1.8×109/L,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计数<100×109/L
表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最低诊断标准
MDS potential pre-phases of
MDS)
MDS 诊断的确立需排除可能发展为 MDS 的前驱疾病,包括意义未明
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ICUS)、潜质未定的克隆性造血(CHIP)以及
意义未明的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CCUS)。ICUS 的诊断标准需持续
(≥4 个月)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且排除 MDS 和其他已知可导致血
细胞减少的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DS 相关基因突变也可见于健康
人群,当突变基因等位基因突变频率(VAF)≥2%时诊断为 CHIP;
ICUS 患者如检出 MDS 相关基因突变,则应诊断为 CCUS。一旦 ICUS 患
MDS 标 MDS 相
MDS。ICUS、CHIP、CCUS、MDS 典型特征比较见
2
表 2
可能发展为 MDS 的前驱疾病、MDS 的典型特征比较
(三)MDS 的鉴别诊断
MDS 的断依细胞胞发的形、原
细胞比例升高和细胞遗传学异常MDS 的诊断仍然是排除性诊断,应
先排除反应性血细胞减少或细胞发育异常,常见需要与 MDS 鉴别的因素
或疾病包括:
1.先天性或遗传性血液病:如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遗传
性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范可尼贫血、先天性中性粒
细胞减少症和先天性纯红细胞障碍等。
2其他及造血干细胞的疾病:如性贫血、
血红蛋白尿PNH)、原发性骨髓细胞白血病
LGL)、急性白血病(血细胞发育异常的患者、低增生性
AML 或 AML-M7)等。
3生素 B12 或叶酸缺乏
4接受、细胞因治疗或接触有性的化学制
或生等。
5性病性贫血(非感染性疾病或)、
肾功能不、病毒感染(如 HIV、CMV、EBV 等)。
6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其他甲状腺疾病。
7重金属(如砷剂等)中过度饮酒铜缺乏
(四)MDS 的诊断方法
MDS 诊依赖技术使其中穿
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是 MDS 诊断的核心
3 )。
摘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年版)》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制订旨在提升我国MDS诊治水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征为髓系细胞发育异常、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且存在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的可能。该指南结合了MDS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内实际情况其中诊断部分明确了MDS的最低诊断标准并给出了血细胞减少的标准如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等具体指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诊断依据。

展开>> 收起<<
2019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doc

共17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