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0)要点

2025-09-28 999+ 15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0)要点
一、 前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
坏,性增骨折征的病。 我国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显著攀升,给患者及其家
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以往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更关注女性,对
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视度不足。
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并不低,但其诊断和治疗的比例显著低于女性,
对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视度以及诊断和治疗水平亟需提高。
二、 男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一)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由于低骨量或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导致公众
对骨质疏松症的危害认知不足,且各级临床医师对男性骨质疏松症重视
不够,致使男性骨质疏松症就诊率、骨密度检测率以及诊断和治疗率均
非常低。
(二)男性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影响因素
1. 男性骨密度的影响因素:
(1)骨骼的性别差异:
(2)增龄与激素水平降低:
(3)遗传因素:
(4)负荷与肌肉:
(5)继发因素:
2. 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
作用的复杂疾病,其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与可控因素,后者包括不
健康生活方式、疾病和药物等(1)不可控因素种族(白种或黄种)、
高龄(>70 岁)、既往脆性骨折史(特别是髋部、腕部和椎体)、父亲或母亲
有髋部脆性骨折史。 (2)可控因素: 不健康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
5069 岁(BMI<</span>20kg/m 2)(
年人或近期体重减少>10%),缺乏体力活动,肌少症等。 影响骨代谢的
病,腺功退症抵抗代谢

标签: #骨质疏松

摘要:

《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0)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攀升但以往对男性骨质疏松症重视度不足其诊断和治疗比例显著低于女性亟需提高。男性骨质疏松症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就诊率、骨密度检测率及诊断治疗率低。其危险因素包括不可控因素(如种族、高龄、既往脆性骨折史、家族史)和可控因素(如不健康生活方式、疾病和药物等)。实验室检查包括一般项目、性激素、骨转换标志物检测等。风险评估涵盖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风险。诊断基于脆性骨折或骨密度判定DXA是常用诊断方法。鉴别诊断需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治疗包括基础措施和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摄入均衡膳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药物治疗适应证包括发生过脆性骨折、骨密度低或骨量减少且伴骨折史者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展开>> 收起<<
《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0)要点.doc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