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

2025-08-18
999+
19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
1 对首次入院患者的护理沟通技巧
精神科首次入院的患者常常缺乏自知力,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忽视了护患
沟通,恰恰相反,正由于患者处于疾病的高峰期,心理很脆弱,又极不情愿地来到
一个陌生的环境,常常表现出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护理时应该更为小心,因为
此时一个小小的甚至是平时习以为常的动作或语言都会引起患者情绪上很大的
波动,给今后的治疗和护理带来相当的负面影响。积极、主动、细心、耐心和恰到
好处是顺利沟通的手段,要运用适当的语言技巧去了解患者的入院情况和目前所
面临的问题,向患者做自我介绍、管床医生护士、住院制度、病房环境和其他相关
项目,在对患者的病情解释时,做到恰如其分,既不过于夸大病情,亦不轻描淡写,
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入院治疗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使之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即将
开始的治疗程序。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保守医疗秘密和个
人隐私。向患者或家属说明保密原则,让患者安心入院。
2 重视患者家属和社会关系的沟通
精神病患者需要家庭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长期照料和支持,强大的家
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对病情的康复至关重要。往往在护患关系的沟通中仅仅重视患
者的恢复而忽视了“家”的神奇效果。其实有许多患者的发病病因正是因为家庭
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才造成的。处理好这种护患关系的沟通最大的技巧就是和患
者家属,社会关系和谐沟通。家庭成员因长期难以忍受患者发作时的精神症状或
缓解期残留的人格障碍时,难免会产生厌恶心理。加之外部社会,邻里对精神患者
及其家庭所存在的歧视和偏见,也易使家庭成员将其归咎于患者,从而导致家庭
亲密度下降,影响患者的家庭适应性。提高患者的家庭满意度应从关怀、疏导、支
持和鼓励等方面入手。在沟通中应积极热情地接待患者及家属,向他们介绍病房
采用的管理模式,告知患者情况,以及病房的环境、规章制度及患者在病房的日常
生活,消除患者及家属对病房的陌生、恐惧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特别是对
残留人格障碍的患者,除要尽量采取精神康复训练措施外,还要帮助家庭成员解
决患者不实际的想法或不良行为。这样有助于增加家庭亲密度。对治疗方法及效
果、检查知识等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介绍,过于繁琐不但效果不佳,还可能引起
家属的担忧,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可待以后再做详细介绍。对于那些受精神症状支
配存有自杀、自伤或伤人风险的患者,更应充分与家属做好沟通,避免矛盾和纠纷
的产生。
3不能忽略精神疾病以外的合并症
对于控制稳定期的精神患者,及时处理合并的器质性疾患是改善护患关
系的促进剂。住院精神患者中合并器质性疾患的占很大的比例。常表现为合并有
高血压,糖尿病,呼吸道、尿路、皮肤感染等。合理地控制血压,调整血糖,抗感染
等等措施,不但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进一步
融洽护患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住院精神患者患有高血压,在护理上稳定
患者的情绪,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有无异常,加强健
康宣传教育,用通俗、明了的语言讲解高血压病的知识。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一
个正确认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纠正其种种不良的心态和错误的认识,引
导其积极配合治疗,避免血压波动过大。指导建立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不
摘要:
展开>>
收起<<
本文总结了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的技巧与要点。首先对首次入院的患者需运用积极、主动、细心、耐心的态度通过适当语言技巧了解患者情况并恰当地解释病情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治疗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尊重患者人格与权利做好保密工作。其次重视与患者家属和社会关系的沟通通过关怀、疏导、支持和鼓励等方式提高患者家庭满意度增强家庭亲密度并简明扼要介绍治疗方法及效果。再者对于精神疾病以外的合并症需及时处理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此外运用心理学方法维护患者自尊心通过目光接触、倾听、非语言信息响应等方式让患者感到被重视和尊重。最后强调护士个人素质在护患沟通中的重要性护士需具备高尚职业道德、高度责任感、广博知识和过硬技能以更好地与患者沟通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