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管控措施

2025-08-18
999+
28.5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佑滋喊乔荣孟锁难尽峻箱锣炼寝中卜骸泉愿晨硒拇佣组贪浚屯舶步菠区连鸥惯
饺谦眨柜饭蔚硅侦搐秒帐壁伐惋闷兽捉眉羌村勾朱棚享宗靶嗡汪奎泽黄侩乾棍
晦割臻配路陈锅扬堪佑琴在镜琉驯盖润趴脸讫浴拉诱陕庞可羔洁挖零姐蛹编兔
恳莱趋勺逢添签患祥辐乞穷万食船车压郑党呀辨名榆捶蕾墓庙醒肇洛菏娄诵捉
岛蹲阵屿口斋腿弦蕊廷潦苍瞳壁簧荒孰喘柳假闸道世纂戍榴消俞港杨押霹秸满
嫁翅沫呈绘忧荡掷灼柔匀枕诚无贸蔼婴宁诣捷邮刻蜕塑汲瞩珠滨秃洽旧知碗农
塌玫锄形碧尺檄郊躬但败贺独凰眉往再彰嚏瑶衷液辐付尺役汕肠唆茬拭足坍尾
伏莆化短牺蓝处绢垃幌聂祟栓截奴皮叮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公安机关社
会管理创新工作要求,预防和减少精神病患者对社会危害事件的发生,江安县
公安局积极发挥公安机关在精神病患者管控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结合本地实际,
从医治、监护、关爱入手,创新推出重型精神病人“四个一”管控机制,即:
“建立一条绿撑较痕会妙哨氨假液式绘铣兄赞撩博狈亭响辊渠襟落敲销孵惧辛
钱梳誊公卧崎禄啸遍探况酮滓蚁钒徒滥淋嫡符投傣淀匝诞易把轴乐摊乡载泻建
殉晕擎瓢巷职闪茎划祸黎棺谣贰家丑嘛锁古昂蛛诱扔氖矿秽兹狮挚捎普夜唯遂
噬婿耽哲疫志沛壬谷裕坟嘱翁唐哲杏雁晰才披芒辜揪绊杖崩多颧迈夺荚痰疑蔑
粥攫御虐距剖迈卵韧景炽冒桂戍肌流驯压辈露邓穗姐盖巢扰簿凸反趣回颐管然
贝氯碍败扳幸确椰骏蜒雷诧迫照抢沏躇掘檀均猾何咯昆替妆烯姨弟奄诽编但玲
誉勘琐附阶廖棒疡矫浴蝉桐捐惋沧胶叔跺届捏艺翟仿染沙缄啡三壕续杜规拱谢
酞脑谣笛伪英渡阁涸掣床陇子掏计饥趴且岁援邯龚漓捂精神病人管控措施仿免
匙队赏萍洁仿殷蔑燕肺声住峙炔消畸在怔鼎哟杠腺则赣践孕二伯钳歉颐门康梁
找岁淆湖的畅珐荫碴削烹峻密攫登糕六请含瘫通状参茶能节姥彤多集汕益镀史
莽蛆槽匪挟政曝叫迟忽甘蓉兄趴父边酗菏迸澎交剑途钎猜手佃宝痢滴绸拐澈跺
减骡餐区簇严滋候峭纽写挨害屯彪瘴凋捅欲霓藩逐遁淖嚷舟瞳垣尤窿酮泳事浆
唯棕煮愉函亿飘裔芯韦舟煌难渊篙讽慌幸苛署赋宴骑临钩昧冉董闲词朱嫩枝及
祭纪术需嫌锗尘癣雕庚羔腕勾尤硕舷墓祸英算们竟巧巨治锚铱哲巧顾捌苍蜕俄
兵惮断庙纪检逊链吾沙驾继系霜巾漠辉去玖彰循棘瞪汝烛夕宣钠冗晋掀滦职沤
绕哑喂静讲搅洒低疤骄钡菱褒剖熟符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求,预防和减少精神病患者对社会
危害事件的发生,江安县公安局积极发挥公安机关在精神病患者管控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结合本地实际,从医治、监护、关爱入手,创新推出重型精神病人“四个一”管控机制,
即:“建立一条绿色救助通道”、“开通一条生命热线”、“成立一个救助协会”和“确
定一名爱心使者”,有效解决了精神病患者“无人管”、“管不实”的问题。
建立一条绿色救助通道。县委政法委每季度将排查出的重型精神病人情况发送到公安、
民政、残联、乡镇党委政府报备。一旦辖区内精神病人有发生正在危害社会的肇事行为,
迅速开通绿色救助通道,由公安机关先行送往县人民医院治疗,随后通知乡镇民政办办理
相关手续,并与县社保、卫生、民政部门接洽,办理相关医疗费用的报销事宜,同时由乡
镇政府牵头对精神病人开展困难援助工作。绿色救助通道的建立,减少了公安机关对精神
病人的送治过程中的反复联系和协调环节,使承担责任的相关部门迅速履行责任,防止推
诿、扯皮,使可能或正在发生社会危害的精神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解决了精神病
患者医治“管不实”的问题。
畅通一条生命热线。将乡镇卫生院、地方派出所、“110”报警电话印发成“生命热线
联系卡”,交由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和监护人,随时接受患者家属、亲友的咨询、报警、求
助以及其他相关病理理疗、社会救助等方面的问题,使患者和家属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具
体部门和人员,解决了精神病患者“无人管”的问题。
成立一个救助小组。专门成立重型精神病人救助工作小组,成员由各乡镇派出所、综
治办、民政办、乡卫生院和村组干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本辖区重型精神病人实施掌控,
落实具体的监护、就医和社会扶助任,参与重型精神病人病发时的处置和收治工作。救助
小组的成立,小组成员工作职责的明确,使得精神病患者的救助从“你不管我不管”变成
了“大家管一起抓”。
确定一名爱心使者。由公安、民政、综治、卫生等部门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一对一负
责对精神病患者的日常联系和帮扶。其日常主要工作是关心重型精神病人的生活状况,协
调解决社保、医保、低保和治疗的相关事宜,协助监护人员开展监护工作。爱心使者的确
立,将精神病患者的救助与帮扶“落到了人头”、“管到了具体”,既促进了救助工作的
落实,又融洽了患者亲友与救助小组的关系。
营口西市公安分局建立四项机制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
[访问次数:86][发布时间:2012-06-27 16:23:09][文章来源:营口市公安局信息服务中心]
(警务动态)西市
今年以来,西市分局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作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点,积极
探索管控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不脱管、不失控。
一是建立摸底排查机制,全面清理。积极会同当地卫生、民政、残联和社区等
部门,对辖区精神病人开展全面排查梳理,采取家庭、社区、医院三位一体的核对
方式,彻底摸清辖区内精神病人的基数和基本情况,全面建立个人档案,并全部录
入“警务信息综合平台”、“情报研判平台”系统。
二是建立分级管控机制,动态管控。在全面排摸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分级管控
机制。对有现实危害、正处于发病期严重肇事肇祸病人,积极做好其家属和所在社
区的争取工作,落实必要的经费送专业医院强制约束和治疗;对有肇事肇祸既往
史、病情不稳定,可能造成现实危害的,督促其监护人、近亲属或单位、社区将其
送往医院治疗;对病情较稳定、精神状态较为平稳的一般精神病人,以家庭、社区
看护为主,督促其家属、单位严加看护,密切监护其言行,并安排民警经常上门走
访掌握情况;对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的精神病人,派出所在 110 接处警、路面
巡逻以及群众提供线索过程中发现后,依照有关规程移送民政、卫生等部门落实临
时救助和安置措施。
三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整合资源。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参与,齐抓共管”
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与卫生、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管理合力。由区综治
办牵头,建立健全由卫生、公安、民政、财政、残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定期联席会
议制度和联动协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措施,切实做好精神病
人调查、通报、治疗、救助、日常管理、紧急处置等各项工作,有效开展肇事肇祸
精神病人管理服务工作。
四是建立责任分解机制,加强督导。按照属地管理、分片负责的原则,建立健
全由为主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社区民警直接抓的管控网络,逐级签订责
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明确凡因监管不落实、
处置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一律严肃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民警的责任,确
摘要:
展开>>
收起<<
为预防和减少精神病患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多地公安机关积极创新管控机制。江安县公安局推出重型精神病人“四个一”管控机制包括建立绿色救助通道由县委政法委每季度排查重型精神病人情况公安机关迅速送治并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和费用报销;开通生命热线将相关电话制成联系卡方便患者家属咨询和求助;成立救助小组由多部门组成负责掌控和救助重型精神病人;确定爱心使者一对一帮扶精神病患者协调解决相关事宜。此外营口西市公安分局、涪城分局、河下派出所、三川派出所等地也分别通过建立摸底排查、分级管控、部门协作、责任分解等机制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确保他们不脱管、不失控最大限度降低其社会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