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67页】

2025-09-09
999+
140.47KB
6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摘要:
展开>>
收起<<
小儿多动症(MBD)自1845年被首次描述以来经历了命名与病因的多次探讨1962年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1980年美国命名为“注意缺失障碍”。该病在男孩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91。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注意障碍、活动过度、感知觉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社会适应不良以及学习困难。鉴别多动与多动症可通过注意力、目的性、学习表现等方面进行也可用康纲氏儿童多动症评定量表。发病原因包括脑神经递质不足、脑组织损害、遗传因素及其他环境因素。诊断需依据国际标准包括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等特征。多动症与顽皮儿童在注意力、行动目的性和自控能力上有明显区别。多动症危害涉及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个层面。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如利他林治疗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实验室检查涉及尿MHPGSO4、VMA等测定。多动症患儿还常伴有头痛、胃痛等症状护理上需树立信心、合理安排作息、体谅关心患儿。预防措施包括婚前检查、适龄生育、自然顺产、孕妇保持心情愉快、创造和谐环境、合理营养等。
相关推荐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