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性热性惊厥临床路径

2025-08-18
999+
59.5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简单性热性惊厥临床路径
一、简单性热性惊厥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简单性热性惊厥(FS)(ICD-10:R56.0)。
住院标准:反复高热、惊厥缓解后仍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状况
欠佳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尼尔森儿科学》(Richard E.Behrman 主编,北京大学
医学出版社,2007 年,第七版)、《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左启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年,第二版)。
1.初次发作多在 6个月至 4-5 岁之间。
2.体温在 38℃以上很快出现惊厥。
3.惊厥持续时间在 15 分钟以内,惊厥发作类型为全面性,24 小
时惊厥发生的次数 1次。
4.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正常,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正常。
5.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
6.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
(三)治疗方案
根据《尼尔森儿科学》(RichardE.Behrman 主编,北京大学
医学出版社,2007 年,第七版)、《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左启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年,第二版)。
1.急救治疗:患儿置侧卧位,适当吸氧,安定溶
液0.3-0.5mg/kg 静脉或直肠缓慢注入(小于 7.5mg),必要时
10-20 分钟后可重复一次,同时予以退热剂或温水及时退热。安定
无效者,可改用咪达唑仑或其他静脉用止惊药(苯妥英钠、氯硝西
泮等)。
2.综合治疗:抗感染、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等治疗。
3.预防复发:患过高热惊厥的患儿,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
平,尽量减少或避免发热性疾病。
(四)标准住院日为 5-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R56.0 简单性热性惊厥疾病编码。
2.符合需要住院指征:反复高热、惊厥缓解后仍存在意识障碍或
精神状况欠佳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3 天(工作日)
1.常规检查项目:
(1)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2)心电图、脑电图检查;
(3)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
2.疑有颅内感染:
特别是年龄<1岁婴儿,腰穿脑脊液检查。
3.疑有感染、其他颅内病变或遗传代谢病者可选择:
病原微生物检查、血尿筛查、基因检测等。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 1天。
(八)选择用药
1.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监护生命体征;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对
症治疗(退热药退热,物理降温,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2.止惊治疗:
①苯 二 氮 卓 类:为一线药物,地西泮(安定溶液)0.3–
0.5mg/kg 缓慢静脉推注,同时密切观察患儿呼吸等生命体征,防
止呼吸抑制,最大剂量不超过7.5mg。
摘要:
展开>>
收起<<
简单性热性惊厥临床路径 一、简单性热性惊厥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简单性热性惊厥(FS)(ICD-10:R56.0)。住院标准:反复高热、惊厥缓解后仍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状况欠佳者。 (二)诊断依据根据《尼尔森儿科学》(RichardE.Behrman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第七版)、《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左启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1.初次发作多在6个月至4-5岁之间。2.体温在38℃以上很快出现惊厥。3.惊厥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内,惊厥发作类型为全面性,24小时惊厥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