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2025-09-08 999+ 12.41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儿病员严理规新生
院期间的安全而应遵循的制度。
的为供安全的,保
生儿的健康需求。
二、标准
1、人员管理
实行主任、护长负责制科主由具备儿副高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 3年以上护
士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医师床树立正、积极的医疗险意识;的比例不低于
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
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
等基本技能。
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 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新
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
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
2、科室管理
建立全并严格守执行各项规制度、岗职责和相关诊
医疗安全管理突出重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建立重点科室(专业)
及重点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包保机制。重点科室即通过科室
安全评估发现医疗安全系数特低的科室(专业)、重点工作岗位和
工作人员,对他们采取特别防范措施的有效办法,就是指定各级领
导和技术骨干实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和监督治理。疗技术规范、
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2)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
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
3)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
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4)应当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
和患儿的正确。
5)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不得进入。
摘要: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旨在为新生儿提供安全治疗环境保障其健康需求。具体标准如下:1人员管理: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需具备儿科副高以上职称护士长需为主管护师且有3年以上经验。医师与床位比例不低于03:1护士与床位比例不低于06:1人员均需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具备相应能力。2科室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及安全。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对高危、传染病等新生儿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执行身份确认、查对制度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医疗区。定期检查设备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规范医疗文书书写床位数需满足需求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建立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通过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完善医疗安全责任制对空气、物表等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不合格时分析整改。器械、物品遵循一人一用一消毒原则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患儿用品保持清洁出院后床单位终末消毒。

展开>> 收起<<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docx

共7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