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细则

2025-09-08 999+ 45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新生儿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细则
目的:患儿呼吸暂停或喘息,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心排量减少时采用人工的方法给予呼吸和循环的支持,争取呼吸、心
功能的尽快恢复,达到促进循环、改善氧合、恢复器官功能的目的。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接受考核者姓名
1、人员:双人配合,着装整齐(2 分)
4
2、环境:评估现场环境安全,温度、光线适宜(2 分)
(1)吸引器械:吸引器和管道、吸管、注射器;
(2)或 T—
囊,接上氧源(1 分);
(3)(0 号1
,足)喉镜泡和同型
导管、金属芯、剪刀、胶布、酒精棉球;
(4)其他:辐射保暖台或其他保暖设备、温暖的毛巾、无菌
物。
(5)(1:10000)(
酸林格液)、10%葡萄糖。(用物各 0.2 分)
6
新生儿:评估患儿是否足月妊娠,有无呼吸或哭声,肌张力
情况,羊水情况(各 1 分)。 4
1.置新生儿于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 2
2.摆正体位(1 分),抬高患儿头肩 1—2cm,头部转向一侧
(1 分),清理呼吸道(口、鼻、咽部羊水)(1 分),进行
触觉刺激(1 分)。
4
3.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或氧饱和度。 3
4.心率小于 100 次/分或呼吸暂停,行正压 30 秒后再
估(3 分心率小于 60 次/分,正压并开始胸
30 2 分( 100 次/
理; 100 次/
CPAP于 100 次 /
气。)
5
5. 人 工 呼 吸 率 : 30 /分。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1
分),检查气囊(压力、减压能等)站在新生儿的
一侧或头部,新生儿的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2 分),
囊和气道(察胸
张情况)(5 分),正压人工呼吸 30 (率 40—60 次/分,
压力:略见起伏、用听诊器听心率 6 )5
分)。备注:氧流量 5 升/分(2 分),面罩不
部,置于患部(3 分),压呼
间超过 2 分钟2 分),30 正压心率小
于 60 次/分,进行胸外按压(或气管插管)(4 分)。
2
4
6.心率小于 60 次/分者,行胸外心脏压30。 2
摘要:

新生儿复苏技术旨在为呼吸暂停等患儿提供人工呼吸与循环支持促进其功能恢复。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如下:1操作准备:双人配合着装整齐;评估现场环境确保安全、温度与光线适宜。用物需备齐吸引器、正压人工呼吸器、气管内插管器、保暖设备、药品等并评估新生儿情况。2操作流程:将新生儿置于预热辐射保温台摆正体位清理呼吸道触觉刺激后评价呼吸、心率等。根据心率情况行正压通气、胸外按压或常规护理。人工呼吸时选合适面罩检查气囊确保气道密闭。胸外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3处频率30次分深度为前后胸直径的13按压与呼吸比为31。最后保持温暖进一步生命支持整理用物洗手记录。3质量评定:符合安全原则关爱患儿无创伤;操作有序、熟练、有效;用物备齐且处理规范;整个操作须在4分钟内完成。

展开>> 收起<<
新生儿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细则.doc

共2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