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休克诊疗指南

2025-09-08 999+ 18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新生儿休克诊疗指南
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对于休克
的诊断,首先要明确是否存在休克状态,并判断休克严重
程度,同时作出病因诊断,确定休克类型,然后评价脏器
功能损害情况。确定新生儿休克及其严重度往往采用新生
儿休克评分法判断(1-7)
1-8 新生儿休克评分方法
评分 皮肤颜
皮肤循
四肢温
股动脉搏
血压
(Kpa)
0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8
1苍白 较慢 发凉 减弱 6-8
2花纹 甚慢 发冷 触不到 6
注:皮肤循环:指压前臂内侧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正
3秒,较慢为 3-4 秒,甚慢为>4
四肢温度:发凉为凉至膝肘关节以下,发冷为凉至膝肘关节
以上
新生儿休克评分:轻度:5分,中度:6-8 分,重度:9-10
【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乳酸、电解质、血糖、肝肾功、心肌酶
2、血常规,CRP,超敏 CRP,降钙素,I/T、血培养
3DIC 筛选及确诊实验
4、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

标签: #休克

摘要:

《新生儿休克诊疗指南》指出新生儿休克包括低血容量性、心源性、感染性和神经源性休克。诊断时首先要明确是否存在休克判断其严重程度确定休克类型并评价脏器功能损害。确定新生儿休克及其严重度可采用新生儿休克评分法轻度为5分中度为68分重度为910分。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气分析、乳酸、电解质、血糖等多项指标。治疗方面首先要针对病因治疗同时减少搬动、维持正常体温;进行扩容急性失血者需立即联系输血治疗;在有效扩容基础上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在有效扩容和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时进行呼吸机支持治疗;强心、利尿、活血管以纠正心功能不全;早期应用肝素防治DIC不必等到出现高凝状态或DIC实验室指标阳性时才用。

展开>> 收起<<
新生儿休克诊疗指南.doc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