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静脉穿刺方式运用

2025-09-06 999+ 51.36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给药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新生儿特殊的解剖
特征和生理特点,如血管脆弱、管腔细小、好动、不合作等,容易
导致穿刺部位肿胀、出血。   如果多次穿刺,将对患儿造成一
的伤害,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和工作量。   对于
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新生儿,静脉穿刺留置是最好的选择。   由
其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可长期静脉内留置等
优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用药和急救,并且可显著提高护理工
作效率。   当前静脉穿刺的部位主要有腋静脉、头皮静脉、踝
大隐静脉及前臂头静脉,但对于新生儿这类特殊人群来说,哪个部
位的静脉穿刺留置效果最佳目前尚存在争议。   本文就新生儿
脉穿刺的方法做一比较分析,为临床静脉留置输液方法的选择提供
一定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8 10
2010 3月,我科行静脉留置输液的新生儿 243 例,按照入院
先后顺序编号,其中男 139 例,104 例;胎龄 2836 周,平均
338周;出生体质量 13531937,平均 1663。   根据随机
381 穿
穿刺组和前臂头静脉穿组。   3组患儿在性别、龄、胎龄
出 生 体 质 量 以 及 病 情 方 面 均 没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 具 有 可 比 性 。
12护理方法 3组患儿均采用 24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其静脉穿刺
部位分别为腋静脉、头皮静脉和前臂头静脉。   穿刺成功后均
3无菌透明敷贴封闭穿刺部位,平整粘贴并固定好;采用含肝素
钠的生理盐水 5使250 生理盐水加入 12500 肝素钠配制而成正
  穿 2448
75%酒精消毒穿刺针眼处,待于燥后换用新的无菌敷贴。   输
液管每 24 更换 1次。   整个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
原则。   注意天观察穿刺部位,当穿刺处出肿胀、留置针
2及以静脉应及针。   如现上
,留置针留时应不14,应及时、主动针,以
防相关生。   比较分析 3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
穿刺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合作率、患儿程度等情
  13计学处理采用 140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
的比较采用检 验 2果腋静脉穿刺组的留置针留置时
6948±411,在 3组中最长;穿刺时4829±1182
3组中最   其留置和穿刺时与其他两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3目前临床新生儿最为的静脉穿刺部位有
腋静脉、头皮静脉和前臂头静脉,以3静脉由于解剖位置和
的特殊性,其穿刺操作有同的优点。   头皮
中静脉位于发际附近,具有、不易
动的特点,而头皮静脉穿刺是较为的穿刺方法。   
头皮静脉血,不适宜液体,在静脉输液过
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容易导致血管伤,长时能引发
。   前臂头静脉桡侧静脉相连
在前臂13处与成最大的。   
摘要:

摘要静脉输液是新生儿给药的主要途径但新生儿血管脆弱、管腔细小穿刺易导致肿胀和出血多次穿刺会增加患儿痛苦并加大护理难度。对于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新生儿静脉穿刺留置是优选方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可长期留置等优点能显著提高护理效率。当前新生儿静脉穿刺主要部位包括腋静脉、头皮静脉、踝部大隐静脉及前臂头静脉但最佳穿刺部位尚存争议。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我科对243例新生儿进行了静脉留置输液研究随机分为腋静脉、头皮静脉和前臂头静脉穿刺三组。结果显示腋静脉穿刺组留置时间最长穿刺时间最短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合作率及家长满意度均最高。头皮静脉血流速度慢不适宜输注高渗液体长时间留置可能引发静脉炎。前臂头静脉位置深、变异大加大了穿刺难度且位置低易被误扯不利于患儿活动。腋静脉位置恒定、管壁厚、管腔粗大穿刺时损伤血管几率小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便于固定和护理。同时腋静脉血流快可迅速稀释刺激性药物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且位置高不易被误扯对患儿活动影响小。综上腋静脉穿刺留置可提高护理效率减轻患儿痛苦是新生儿静脉留置穿刺的最佳方法。

展开>> 收起<<
新生儿静脉穿刺方式运用.docx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