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输血规范诊疗指南

2025-09-06
999+
105.5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新生儿输血规范诊疗指南
【输血特点】
1.新生儿心脏功能不健全,输血量计算不当或速度过快
容易引起循环超负荷而致心衰。
2.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心肺发育尚不成熟,不能耐受
低温血,输血时应以室温血为宜。
3.新生儿肾脏排钾和保钠及维持酸碱平衡功能差,输入
保存时间过久的库血容易出现高血钾,低血钙和酸中毒。
4.新生儿的 HbF 含量高,红细胞内的 2,3-DPG 含量低,红
细胞与氧的亲和力大,Hb 需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才能满足生
理需要
【输血指征】
1.血容量不足:当急性失血量≥10%总血容量,视失血的
速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根据失去的主要成分和失
血的速度给予输注相应的成分血液或全血。
2.贫血性疾病 新生儿出生 24 小时内静脉血 Hb<130g/L;
慢性贫血患儿, Hb<80~100g/L 可予输注浓缩红细胞。
3.婴儿肺部疾病时,应维持 Hb≥130 g/L,以确保氧容量,
减轻阻滞缺氧;
4.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有大量左向右分流者,维
持Hb>130 g/L,可增加肺血管阻力,使左向右分流及肺血
流减少,也可促使开放的动脉导管关闭。
5.出现与贫血有关的症状如气急、呼吸困难、呼吸暂停、
心动过速或过缓、进食困难或淡漠等。输血后症状减轻。
6.早产儿贫血。早产儿输血指征见附表。
7.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数量减少和(或)功能障碍,以及一种
或多重凝血引子缺乏所致的严重出血。血小板输注指征为:
新生儿 PLT<50×109/L 伴出血征象,或新生儿 PLT<30×109/L,
不伴出血征象。
8.免疫缺陷病,严重感染 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的
患儿,可予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以预防或控制感染。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严重新生儿感染,经抗生素治疗 48h 以上
无效者,首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无效时可考虑粒
细胞输注,目前认为两者的长期安全性仍需评估。
9.低蛋白血症 可首选人血白蛋白或血浆。
10.其他。如 IVIG 治疗川崎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摘要:
展开>>
收起<<
新生儿输血规范诊疗指南摘要新生儿输血有其独特特点:其一心脏功能不健全输血量或速度不当易致循环超负荷、心衰;其二体温调节功能差心肺发育不成熟不能耐受低温血输血宜用室温血;其三肾脏排钾、保钠及维持酸碱平衡功能差输入保存过久的库血易出现高血钾、低血钙和酸中毒;其四HbF含量高23DPG含量低红细胞与氧亲和力大Hb需维持较高水平以满足生理需要。输血指征方面当新生儿出现血容量不足急性失血量达总血容量10且视失血速度出现不同症状时要根据失去的主要成分和失血速度输注相应成分血液或全血。此外对于贫血性疾病也有相应输血考量。
相关推荐
-
2025-08-20 999+
-
2025-08-20 999+
-
2025-08-20 999+
-
2025-08-20 999+
-
2025-08-20 999+
-
2025-08-20 999+
-
2025-08-20 999+
-
2025-08-20 999+
-
2025-08-20 999+
-
2025-08-2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