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会议记录

2025-09-05 999+ 16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1. 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
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
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
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会议记录
时间:2010.03.26
地点:院会议室
主持人:徐显红 张海力
参加人员:全体乡村医生
主要内容:主 题: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
ddddd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尤其是 3 岁以下婴幼儿。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
都可发病,以 4-9 月多见,冬季发病较少。
  
二、手足口病的主要特征
  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
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少数病例可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个别重
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
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三、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1、肠道病毒 71 型(EV71);
  2、A 组柯萨奇病毒(CoxA);
  3、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其中 EV71 感染引起重症
病例的比例较大)。
  
四、手足口病临床症状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膝盖、臀
部和肛周等处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五、重症病例临床症状
个别病例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脏衰
、肺水肿、肺出血等。患儿大多持续高热,出现精神差烦躁
体无力及抽搐神经系统表现,病情发展迅速,重症病例多在发
病后 37内出现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
起死亡。d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
  人群密切是儿童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触被
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以及床、内等引起传播;
患儿咽喉泌物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或食入被病毒染的、食等;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
严可成传播。
  
怎样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良好
习惯可以有避免感染。主要防措施有:
  1、饭前便后要用洁净水洗手,预防病
  2、室内应通风做好家庭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生,
小孩衣物等要日光晾晒
  3、哺乳母亲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4、尽量让孩子拥挤公共场所注意婴幼儿的营养
,防止过度疲劳
  5、幼机构、小学等儿童聚集单位应每日晨检,发现疑似病人
及时就诊,报告部门。
dddd
家庭预防手足口病
  1、教育孩子养良好的个人习惯习惯,如饭前便
手、不、不
  2、家长对孩子居住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带孩子
去拥挤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
儿童接感染的机会。
  3、注意孩子营养合理搭配适当晒晒太阳,增免疫
力。
  4、家长将孩子用的餐具玩具等用及时消毒,预防病
。要注意家庭室内的清洁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
曝晒
  5、一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
诊,并暂停去幼儿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

标签: #手足口病

摘要:

2010年3月26日院会议室会议中徐显红、张海力主持全体乡村医生参与主题为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内容摘要如下: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无明显地区性四季可发以49月多见。症状多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多数可自愈少数可发生脑膜炎等重症。病毒类型包括肠道病毒71型、A组柯萨奇病毒等。传播方式主要是人群密切接触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飞沫、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等传播。预防需养成“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卫生习惯。医疗机构应实行预检分诊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医务人员诊疗后需认真洗手。家庭预防需注意通风换气、合理搭配营养、及时消毒用品。至今尚无预防疫苗但可采用症状疗法。

展开>> 收起<<
手足口病会议记录.doc

共3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