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二对半测定结果的临床分析【35页】

2025-09-05 999+ 134.5KB 3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摘要:

《乙肝“二对半”测定结果的临床分析》一文作者刘春霞重点介绍了乙肝病毒形态结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形态包括Dane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基因包含四个开放区分别编码不同蛋白。抗原抗体系统中HBsAg是感染后首个血清学标志物抗HBs为中和抗体;HBeAg阳性表示病毒复制、血清具有传染性抗HBe出现则表示传染性下降;HBcAg是病毒存在和复制活跃的指标抗HBc出现较早表示血清具有传染性。广义的HBsAg前S2蛋白(PreS2)可与PHSA结合使HBV吸附到肝细胞表面进入肝细胞内。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临床转归多样包括无血清转化型、迟缓恢复型、隐性感染型等。乙肝“二对半”检测结果模式多样常见模式如“大三阳”表示急慢性乙肝有传染性。检测中罕见模式可能与两种不同亚型HBV感染、HBV的S基因变异有关。“窗口期”指HBsAg和抗HBs均阴性阶段。HBV传染性较强输血、注射、两性接触等是重要传染途径。拉咪呋啶是治疗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YMDD变异引起耐药。

展开>> 收起<<
乙肝二对半测定结果的临床分析【35页】.pptx

共35页,预览1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3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