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肿,下肢静脉血栓

2025-08-18 999+ 24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股肿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多有长期卧床、分娩
手术史,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深静脉炎。本
病最大的危害是静脉血栓脱落后引起肺梗塞肺栓塞
病因病机  多由久卧,久坐,产后,腹部或盆腔手术,外伤等后制动,气血运行滞
缓,或外伤手术损伤筋脉,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瘀血阻于络道,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
受阻溢于脉外,流注下肢而成。
疾病诊断
多有长期卧床、分娩、腹部或盆腔手术、外伤史,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
胀,行走时加剧,发热。深静脉行走区压痛。浅静脉怒张,由于静脉血栓的部位不同,临
床上可出现不同的表现。
  一、小腿血栓性深静脉炎初起小腿腓肠肌肿胀疼痛,胫、足水肿,行走时小腿疼痛加
剧,局部皮温升高,腓肠肌有压痛。小腿伸直、足用力向背侧屈曲时腓肠肌疼痛加剧,可
有低热。
  二、股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起病股内侧疼痛,股部肿胀明显,小腿及足部可有轻度肿胀,
股静脉行走区有深压痛,全身有发热,甚至高热。
  三、髂股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起病急,可先出现高热和全身不适,数小时内一侧髂腹部
及股部出现肿胀疼痛,皮色发白,甚则紫绀,皮温升高,肿胀可自下腹、臀部下至整个患
肢,大腿内侧股三角区有明显压痛。慢性期,肿胀减轻,肿胀区浅静脉扩张,皮肤增厚,
小腿色素沉着。以上三种情况经积极治疗,1个月左右可出现好转,终不化脓,若突然出
胸痛咳嗽咳血者,多为血栓脱落出现肺梗塞;若突然剧烈胸痛、呼吸急促、出冷汗则
有肺栓塞之可能。若早期治疗不当,血栓机化,可形成静脉回流障碍出现肢体肿胀的后遗
症。辅助检查: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增多。静脉血流图、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等检查有
助于诊断。鉴别诊断
  下肢痈为发生在下肢肌肉的化脓性疾病。初起亦为患肢疼痛、肿胀,逐渐转为红肿,
可见患侧胯间毕核肿大,约 5—7 天酿脓时呈鸡啄样痛,应指穿刺抽到。全
身有恶寒发热等症。外血白细胞及细胞明显增高。
辨证论
内治
  血瘀湿热病变在髂股静脉时,下肢肿胀疼痛发热,皮色白或紫绀,热;
舌暗或有瘀苔腻,脉数。病变在小腿深静脉时,腓肠肌胀痛,痛,胫肿胀,行
困难,可低热。
  辨证:久坐卧制动,或手术、外伤损伤,气血瘀滞,湿乘虚入侵,则肢体肿胀
疼痛,固定;瘀久化热,则发热:舌暗或有瘀、脉而数为气血瘀滞之
摘要:

股肿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病变引发的疾病多见于长期卧床、分娩或手术后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深静脉炎。其最大危害是静脉血栓脱落后可能引发肺梗塞或肺栓塞。病因病机主要为久卧久坐、产后或手术外伤后制动气血运行滞缓瘀血阻于络道营血回流受阻。疾病诊断方面多有长期卧床、分娩、手术或外伤史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行走时加剧发热深静脉行走区压痛浅静脉怒张。根据静脉血栓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辅助检查如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增多静脉血流图、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等有助于诊断。治疗上内治法分血瘀湿热和血瘀气虚两型分别采用理气活血清热利湿和活血益气通阳的治法。外治法采用熏洗法选用活血通络药物煎水熏洗患肢。其他疗法包括穴位注射疗法、抗栓酶注射和血栓剥离术。预防调摄方面术后或长期卧床患者应抬高下肢早期活动避免下肢静脉插管过久发病后可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展开>> 收起<<
股肿,下肢静脉血栓.doc

共3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