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预案

2025-10-18 999+ 24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预案
1、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预防措施:
1)手术中严格按照相应操作规范执行,操作仔细,进修
或培训医师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穿刺。
2)术后压迫止血应充分,嘱患者术肢制动 6-8 小时。
3)术后应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杂音等,如
有可适当调整压迫止血器的压迫力度及方位。
4)必要时拔鞘前行 ACT 监测,少于 170s 是方可拔鞘。
处理预案:
1)如术后穿刺处出现新的杂音,应考虑假性动脉瘤/动静
脉瘘可能。
2)如杂音不明显,可调整压迫止血器或用绷带压迫止血
并适当延长压迫时间。
3上述仍存下肢检查
确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如为假性动脉瘤可在超声下行假
性动脉瘤凝血酶封堵术,如为动静脉瘘且患者有明显的下
肢肿胀,可考虑外科修补治疗。
2、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预防措施:
1注重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
恐惧情绪。术前采取讲解、发放资料、请手术成功的患者
介绍亲身体会等方式,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方法、
过程、注意事项及安全性,并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2术后要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及心律、血压
变化,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出汗、心慌等症状。
3对于有大量出汗、脱水的病人,拔管前应根据患者情况
及时补充液体量。
4拔鞘时应备好急救药品,必要时鞘管周围皮下注射利多
卡因,拔鞘后的压迫止血必须用力恰当,避免用力过度。
处理预案:
1)介者,迫止管或
应实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有无胸闷、憋气、恶心、呕
吐、出汗等症状。
2)如迫止管或时出闷、
气、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并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减
慢时应考虑血管迷走反射。
3)术消除如适迫止
停拔鞘等操作。
4)护予快(视功能
品、多等,在医
品,必要时可给予肾素、多
等血管性药
5时术者、护士应必要的心理安,消除紧
张情绪。
6)处理后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心率、血压、心电变化。
3、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
预防措施:
1术后严密监护胸闷、胸痛等心痛症状及心电ST
T的变化。心发预示支架栓形成或脉急再闭
。要严密进行心电监护,必要时行
疗。
2)术合理地应用,预防血成。必要时可
ACT
肢体有无,细心观察患者穿刺术
仔细观察对比双足背,动脉
常。
3)术中量避免支架贴壁选择大小合适的支架
处理预案:
1)如患者 PCI 术后出现胸痛等症状,伴心电ST-T
变,应考虑支架内栓形成。
摘要:

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预案摘要心血管介入术后需警惕多种并发症并采取相应预防及处理措施:1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充分压迫止血、密切观察必要时调整压迫。出现新杂音可调整压迫无效则行彩超检查明确后行凝血酶封堵术或外科修补。2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注重健康教育术后心电监护补充液体拔鞘时备好药品、恰当压迫。出现症状消除刺激快速补液使用药物给予安慰密切观察。3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术后严密监护合理抗凝避免支架贴壁不良。出现症状考虑急诊PCI、溶栓或IABP治疗。4对比剂肾病:术前危险分层用低渗对比剂控制用量水化治疗避免肾毒性药物。出现少尿等情况静脉输液水化必要时CRRT治疗。5肺栓塞:对高危病人抗栓治疗充分抗凝监测指标术后按摩、热敷、活动。出现症状按应急预案处理。6起搏器囊带内血肿:术中避免多次穿刺充分止血。术后压迫止血、监测伤口。处理包括加压包扎、穿刺抽吸、彻底止血引流、预防感染。7起搏器囊带感染: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充分准备合理安排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确定感染后选用抗生素局部处理必要时取出起搏器系统。

展开>> 收起<<
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预案.doc

共8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