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全文)

2025-10-18 999+ 29.5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全文)
  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的瓣膜结构因风湿热、粘液性变、退行性变、
先天性畸形、冠心病、细菌感染或创伤等原因导致心脏瓣膜结构病变,
从而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引发心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的疾病。
心脏瓣膜病变可累及单个或多个心脏瓣膜,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疾
病。由于心脏瓣膜病自身的病变特点决定其病理过程不可逆且渐进性加
重,因此手术治疗成为心脏瓣膜病治疗的最主要手段。
一、心脏瓣膜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由于发展中国家风湿性心脏病较高的发病率及发达国家老龄人口中
退行性瓣膜病较高的患病率,近些年来估计心脏瓣膜病的总患病人口超
过 1 亿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全球已有约 400 万人因严重心脏瓣膜病
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手术[2],每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量高达 30 万例,其中
北美地区年手术量约 10 万例[3]。
  我国心脏瓣膜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二尖瓣、二尖瓣与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及多瓣膜病变;二尖瓣病变以狭窄为主,主动脉瓣病变以关闭
不全为主,三尖瓣病变以关不全为主。手术方式依次为二尖瓣置换术
(MVR)、双瓣置换术(DVR)、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三尖瓣置
换术(TVR)或合并三尖瓣置换术(TVR)。美国心脏瓣膜病变好发部位
依次为主动脉瓣、二尖瓣、二尖瓣与主动脉瓣、三尖瓣及多瓣膜病变;
主动脉瓣病变以狭窄为主,二尖瓣病变以关不不全为主,三尖瓣病变以
关闭不全为主,且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增大不如我国人群明显;常见的
手术方式依次为 AVR、MVR、DVR、TVR 或合并 TVR。STS-ACSD 年度
执行报告显示,近 10 年间,虽然美国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数量增长 1.8 倍,
但瓣膜置换仍然以 AVR 比例占主导地位。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疾病,
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预后极差,约半
数患者自然寿命不超过 2 年[4-5]。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主动脉
瓣狭窄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美国,75 岁以上人群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
率为 4.6%,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3]。传统外科瓣膜置换术能明显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然而,传统外科手术可能导致严重的并
发症,其是高龄、术合并其疾病的患者,因此,超过 30%的患者
接受手术治疗[6]。为问题经皮穿刺管介入
应运
  2002 年,国的 Alain G. Cribier 教授为一位合并高的重度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了全球一例 TAVI(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手术,并取得了满意效果[7]。TAVI术是
生物瓣膜嵌入内并在病变的主动脉瓣原位释放。TAVI手术为失去
外科手术机会的患者的治疗了希望也掀开了心血介入治疗
的一。此后,主动脉瓣膜置器械和技术的研究
受到速发展。目前外共实施 TAVI约 40 多万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寿命的逐渐长,老龄化人
口的不增加,瓣膜病变的主要病因在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退行性
心脏瓣膜病化,我国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并现出
西方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学势。我国的心血管外科事业取得发展,
年瓣膜手术量高达 6.8 万例[8],为满足国内瓣膜病患者需求
2010 年上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成功国内一例 TAVI,为广
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重度 AS 患者的治疗希望。由杭州启
司研制的 Venus A-Valve 为代表的的国内介入瓣膜上,不但瓣膜的结
更适合国人的主动脉瓣病变特点,并且降低了医费用,极大
国内 TAVI 技术的推广和发展,目前全国有 1000 多家疗单位
术,已成 4500 例。
二、TAVI 的临床应用
  (一)大量的研究据促TAVI美国家的应用
摘要: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全文)  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的瓣膜结构因风湿热、粘液性变、退行性变、先天性畸形、冠心病、细菌感染或创伤等原因导致心脏瓣膜结构病变,从而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引发心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的疾病。心脏瓣膜病变可累及单个或多个心脏瓣膜,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由于心脏瓣膜病自身的病变特点决定其病理过程不可逆且渐进性加重,因此手术治疗成为心脏瓣膜病治疗的最主要手段。一、心脏瓣膜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由于发展中国家风湿性心脏病较高的发病率及发达国家老龄人口中退行性瓣膜病较高的患病率,近些年来估计心脏瓣膜病的总患病人口超过1亿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全球已有约400万人因严重心...

展开>> 收起<<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全文).doc

共15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