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

2025-10-18 999+ 36.29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YOUR LOGO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
入治疗规范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
一、概述
DV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LEDVT)是血液在 下
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血栓
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TPE 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o LEDVT 如在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血栓机化,常遗 留静
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 PTS) o
(一)LEDVT 的病理分型
1、周围型:股浅静脉下段以下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2、中央型:骼股静脉血栓形成;
3、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 LEDVT:
1、股青肿:下肢深静脉严重淤血;
2、股白肿:伴动脉痉挛持续存在。
(二)LEDVT 的临床分期
1、早期:
(1)急性期:发病后 7天以内;
(2)亚急性期:发病第 8天至 30 天;
2、慢性期:发病 30 天以后;
3、后遗症期:出现 PTS 症状;
4、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
1960 Greenfield X线1984 Sniderman
始用经皮穿刺导管抽吸术,成为介入治疗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首创。目前,介入治疗 LEDVT
方法主要有:介入性溶栓治疗,介入性血栓清除术,深静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 术。
LEDVT
介入性药物溶栓,可明显降低抗凝剂和溶栓剂的用量,减少内脏出血并发症。②时 效性:急
LEDVT 一旦明确诊断,宜尽快作介入处理,以缩短病程,提高管腔完全再通比 避免
减少静脉瓣膜粘连,降低功能不全、血栓发的发,尽量阻 入慢性期和后
遗症期。综合性:常采用介入方法综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如对急性血 栓在介入性药物
溶栓的基础上,可采用导管抽吸、机械等介入性血栓清除;对伴有 静脉受综合征或
LEDVT ,可结合使PTA和支架植入术,以迅速恢 血流,提高介入治
疗的疗效。长期性:在综合性介入治疗后,宜续抗凝 6 访
减少 LEDVT 发。
二、适应证禁忌证
介入性溶栓治疗
1适应证
1急性期 LEDVT:
2亚急性期 LEDVT;
摘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致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的疾病血栓脱落还可引起肺栓塞二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LEDVT的病理分型包括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重症LEDVT有股青肿、股白肿两种类型。临床分期包括早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后遗症期和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目前介入治疗LEDVT的方法主要有介入性溶栓治疗、介入性血栓清除术、深静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对LEDVT实施介入治疗宜从安全性、时效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等四方面考虑。介入治疗前需进行术前准备包括观察记录双下肢情况、进行血浆D二聚体测定、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显像、Doppler超声、顺行性静脉造影、下肢静脉CTA和MRA等检查并进行抗凝治疗必要时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步骤包括介入性溶栓治疗、介入性血栓清除术、静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期间和术后需抬高患肢注意出血和溶血、血管壁损伤、残留血栓和血栓复发、肺栓塞、血管阻塞和再狭窄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LEDVT的介入疗效评价可在出院前和出院后6个月、1年、3年进行评级为优、良、

展开>> 收起<<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docx

共1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