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诊断标准

2025-10-18 999+ 23.5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
1、范
本标准规定了肺结核诊断依据、诊断原则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肺结核的诊断、报告。
2、诊断依据
2.1 流行病学
结核患者发病时,大多不易查出其传染来源。当易感者和具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
触时被感染。
2.2 临床表现
2.2.1 症状
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
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进展,患者可表现咳嗽、咳痰、
咳血痰或咯血,盗汗,疲乏,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背部酸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
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症状,儿童还可表现发育迟
缓等。
少数患者起病急剧,特别是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以及结核性胸膜炎时,
多伴有中、高度发热,胸痛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
当有支气管结核时,咳嗽较剧,持续时问较长;支气管淋巴瘘形成并破人支气管阻塞气
道或支气管结核导致气管或支气管狭窄,可伴有气喘和呼吸困难。当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时,
还可表现肺外器官相应症状。
当肺结核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时,多有中、高度发热,咳痰性状则会有相应变化,如咳
黄、绿色痰等。
少数患者还可伴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包括: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
结核风湿症等。
患者可以以一个或多个症状为主要表现,有少部分患者即使肺内已形成空洞也无自觉症
状,仅靠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2.2.2 体征
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当病变为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时,局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管
状呼吸音,有空洞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干或湿性啰音。
少部分患者延误诊治时间较长或合并一侧肺不张时,可表现气管向患侧移,患侧胸
塌陷变窄、叩诊为浊音或音、听诊呼吸音减失;侧胸廓饱满隙增
、叩诊为过音等。
当病情严重时,患者呼吸系统体征外,还可表现黄,结膜、床和皮肤苍白
消瘦等相应部体征。
当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时,早期于患侧可闻及胸膜摩擦音,随着胸腔积液增加
患侧胸廓饱满隙增宽,气管向侧移,患侧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至
失。当积液后,有胸膜增厚粘连,则气管向患侧移,患侧胸塌陷
变窄、呼吸运动受限,叩诊为浊音,听诊呼吸音减
2.3 胸部影像学检查
不同类型肺结核的典型胸部影像学表现如
2.3.1 原发性肺结核表现为原发病及胸内淋巴结大或单纯胸内淋巴结大。
2.3.2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为广泛均匀的,大、密度一致的粟粒影;
急性或慢性者病变以上、中肺为主,病可相互融合。
2.3.3 发性肺结核胸表现多,轻者可仅在肺部呈现斑状、索条影或锁骨下
浸润、或边缘清晰的结核,重者可呈大叶性浸润、空洞形成、支气管播散、大叶或叶性
于酪性肺炎。反复进展至晚期病变,胸片常示单发或多发纤维厚壁空洞及病不同的新旧
支气管播散,多伴胸膜增厚心脏气管移、肺、肺纹理垂柳状、代偿性肺气
变。
2.3.4 结核性胸膜炎分为干性胸膜炎及出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 X线无明显性征
出性胸膜炎可有小量腔积液,影像学表现为横隔阴增厚肋膈角出现中等
或大腔积液,可表现为外高内低分布均匀致密影。
2.4 实验室
2.4.1 结核分枝杆菌学实验室检查:痰涂片检查(见附录 A.1.2)及分枝杆菌分离培养
(见附录 A.1.3)两种检查方法每例初诊患者应涂片检查 3痰标本,有条件
应进行结核分枝杆培养检查。
2.4.1.1 涂片镜检结
2.4.1.1.1 ()观察 300 个不同视野发现菌。
2.4.1.1.2 性:
——报告菌菌数:18条/300 视野
——(+)39条/1 O()视野
——(+)1910 视野
——(+++)191每视野
——(+++):≥10 j每视野
2.4.1.2 培养
2.4.1.2.1 枝杆培养阴()培养 8未见生长者。
2.4.1.2.2 枝杆培养阳性:
——枝杆培养阳(+)培养基斜面分散生长,斜面面积14者。
——枝杆培养阳(++)培养基斜面分散生长,斜面面积1j2 者。
——枝杆培养阳(+++)培养基斜面生长或部分合,斜面面积3
4者。
——枝杆培养阳(++++)培养基斜面生长呈苔样据全斜面者。
2.4.2 结核菌素试验:主要用结核菌纯蛋白衍(PP[))(见附录 A.2)
结核菌素试验 72t(48h96t)检查反应。以局部皮下硬结为准。
2.4.2.1 性:平均直径<5mm 或无反应者为性。
2.4.2.2 平均直径 5mm9mm 为一般阳性。
2.4.2.3 平均直径 10mm19mm 为中度性。
2.4.2.4 平均直径20mm(儿童≥15mm)或局部出现疱、坏死及淋巴管炎者为强阳
性。
2.4.3 结核体检查等其他辅助诊断方法供参考
2.4.4 组织检查。

标签: #肺结核

摘要:

《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摘要本标准明确肺结核诊断依据、原则与鉴别诊断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肺结核的诊断与报告。诊断依据如下:1流行病学:结核患者传染源多不易查易感者与具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易感染。2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为可疑症状多数起病缓慢随病变进展症状多样少数起病急剧合并其他情况时有相应表现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病变进展时体征各异病情严重时除呼吸系统体征外还有相应部位体征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时体征也有变化。3胸部影像学检查:不同类型肺结核影像学表现不同如原发性肺结核表现为原发病灶及胸内淋巴结肿大等;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广泛均匀粟粒状阴影等。4实验室检测:常用痰涂片检查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每例初诊患者至少涂片检查3份痰标本有条件应培养检查还介绍了痰涂片镜检结果和培养结果的判定标准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相关内容。

展开>> 收起<<
肺结核诊断标准.doc

共7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