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49-外科--水火烫伤(烧伤)中医诊疗方案(2022年版)

2025-10-18 999+ 2.66M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49---()
诊疗方案(2022 年版)
水火烫伤〔烧伤〕中医诊疗方案
2022 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和?中医外科学?〔陈红风主编,人民卫
生出版社,2022 年 6 月第 2 版〕。
有明确的炽热灼伤史〔如沸水、火焰等〕,局部皮肤肿胀、灼痛、或有水
疱、表皮松解或剥脱,病情严重时可伴口干、发热、烦躁等全身病症。具备上
述病因及主要病症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1970 年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制定的中国九分法、三度四分法与手
掌法进行烧伤面积与深度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分期。
〔1〕烧伤深度诊断标准
Ⅰ 度烧伤〔红斑型〕:皮肤伤处红、肿、热、痛,外表枯燥,局部感觉
敏,不起水泡,常有烧灼感。2~3 天后脱痂痊愈,无瘢痕。
Ⅱ 度烧伤〔水疱型〕:根据伤及皮肤深度,Ⅱ度烧伤分为浅Ⅱ度烧伤和
Ⅱ度烧伤。
① 浅Ⅱ度烧伤:剧痛,感觉过敏,有水疱,基底呈均匀红色、潮湿,局
肿胀。1~2 周愈合,无瘢痕,有色素沉着。
② 深Ⅱ度烧伤:痛觉迟钝,水疱或有或无,揭去表皮,基底苍白,间有
色斑点、潮湿,水肿明显。3~4 周愈合,可遗留少量瘢痕。
Ⅲ 度烧伤〔焦痂型〕:痛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
化,枯燥。干后皮下筋脉阻塞如树枝状。2~4 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一般
均需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
〔2〕严重程度分类:
① 轻度烧伤:总面积在 10%〔小儿在 5%〕以下的Ⅱ度烧伤。
② 中度:总 11%~30小儿 6~15或Ⅲ伤面
在 10%
〔小儿在 5%〕以下的烧伤。
③ 重度烧伤:总面积在 31%~50%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 11%~20%之间
在 1625在 610
31%,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者,有复合伤或合并
伤〔如严重创伤、化学中毒等〕,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
④ 特重烧伤:总面积在 51%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 21%以上〔小儿总面积
在 26%或Ⅲ度烧伤在 11%以上〕者或有严重并发症。
〕证诊断
1.热表证:创面表皮松解、水疱形成、基底红或红白间。可伴发热
口干喜饮、烦躁、尿黄。舌质偏,苔白或黄白相兼,脉略数细数
2.火证:创面红肿痛,水疱形成,基底红、红白间或苍白。可
摘要:

49外科水火烫伤烧伤中医诊疗方案2022年版摘要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药行业标准及中医外科学有炽热灼伤史局部皮肤肿胀、灼痛或有水疱等症状病情严重伴全身症状即可确诊。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九分法、三度四分法与手掌法进行烧伤面积与深度诊断及严重程度分期。烧伤深度分为度烧伤(红斑型)、度烧伤(水疱型又分浅度、深度)、度烧伤(焦痂型)并详细描述了各度烧伤特征。严重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特重烧伤四类。(二)证候诊断1热毒袭表证:创面表皮松解等伴发热等症状舌质偏红等脉象。2火毒伤津证:创面红肿疼痛等伴壮热等症状舌质红等脉象。3气血亏虚证:创面基本痊愈后显气血虚衰证伴低烧等症状舌质淡红等脉象。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热毒袭表证: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推荐银花甘草汤加味配合中医外治法如清创术、中药外敷等。2火毒伤津证: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推荐银花甘草汤合增液汤加减中医外治法采用加压疗法等。(二)护理调摄要点包括基础护理、体位选择、创面护理、特殊烧伤部位护理、心理护理等。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治愈、好转、未愈三级。(二)评价方法疗效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情况

展开>> 收起<<
最新49-外科--水火烫伤(烧伤)中医诊疗方案(2022年版).doc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