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2025-10-18
999+
322.58KB
6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 年版)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
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
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
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
规范。
一、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筛查是指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在无
症状妇女中识别和发现具有进展潜能的癌前病变患者以及早期浸润
性癌患者,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降
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筛 查 分 为 群 体 筛 查 ( mass screening ) 和 机 会 性 筛 查
(opportunistic screening)。群体筛查是指在辖区或机构有组
织、有计划地组织适龄妇女进行筛查;机会性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
构结合门诊常规工作提供乳腺癌筛查服务。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 40 岁
开始,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 40 岁以前。
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 40~50 岁开始,目前国
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
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一)一般风险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策略
1.20~39 岁
(1)每月 1 次乳腺自我检查。
(2)每 1-3 年 1 次临床检查。
2.40~69 岁
(1)适合机会性筛查和群体性筛查。
(2)每 1~2 年 1 次乳腺 X 线检查(条件不具备时,可选择乳
腺超声检查)。
(3)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为 c 型或 d 型)推荐与超声检查联
合。
(4)每月 1 次乳腺自我检查。
(5)每年 1 次临床检查。
3.70 岁以上
(1)机会性筛查(有症状或可疑体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2)每月 1 次乳腺自我检查。
(3)每年 1 次临床检查。
(二)高危人群乳腺癌筛查策略
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小于 40 岁),筛查间
期推荐每年 1 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乳腺 X 线检查之外,
还可以应用 MRI 等影像学手段。
乳腺癌高危人群符合以下 3 个条件,即①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
倾向者(见下段基因检测标准)②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
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③既往行胸部放疗。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基因检测标准如下[a,b]。
(1)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 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携
带者。
(2)符合以下 1 个或多个条件的乳腺癌患者[c]:①发病年龄
≤45 岁;②发病年龄≤50 岁并且有 1 个及以上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
[d]也为发病年龄≤50 岁的乳腺癌患者,和(或)1 个及以上的近亲为
任何年龄的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③单个个体
患 2 个原发性乳腺癌[e],并且首次发病年龄≤50 岁;④发病年龄不
限,同时 2 个或 2 个以上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患有任何发病年龄的
乳腺癌和(或)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⑤具有血
缘关系的男性近亲患有乳腺癌;⑥合并有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
原发性腹膜癌的既往史。
(3)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4)男性乳腺癌患者。
(5)具有以下家族史:①具有血缘关系的一级或二级亲属中
符合以上任何条件;②具有血缘关系的三级亲属中有 2 个或 2 个以
上乳腺癌患者(至少 1 个发病年龄≤50 岁)和(或)卵巢上皮癌/输
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注:a.符合 1 个或多个条件提示可能为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
合征,有必要进行专业性评估。当审查患者的家族史时,父系和母
系亲属的患癌情况应该分开考虑。早发性乳腺癌和(或)任何年龄
的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提示可能为遗传性乳腺癌-
卵巢癌综合征。在一些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的家系中,还包
括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和黑素瘤。b.其他考虑因素:家族史有
限的个体,例如女性一级或二级亲属<2 个,或者女性亲属的年龄
>45 岁,在这种情况下携带突变的可能性往往会被低估。对发病年
龄≤40 岁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可考虑进行 BRCA1/2基因突变的检
测。c.乳腺癌包括浸润性癌和导管内癌。d.近亲是指一级、二级和三
级亲属。e.2 个原发性乳腺癌包括双侧乳腺癌或者同侧乳腺的 2 个或
多个明确的不同来源的原发性乳腺癌。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
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
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
期和晚期出现。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
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
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
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
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
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行乳管镜检查,若伴有乳腺
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乳
房悬韧带(库珀韧带,Cooper ligament)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
窝征。若癌细胞阻塞了真皮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乳腺癌
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形成
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
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
高。乳头乳晕湿疹样癌即佩吉特病(Paget disease),表现为乳头
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甚至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
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
发症状。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 1/3 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
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
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
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二)乳腺触诊
进行乳腺触诊前应详细询问乳腺病史、月经婚姻史、既往肿瘤
摘要:
展开>>
收起<<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一、乳腺癌筛查乳腺癌筛查是指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在无症状妇女中识别和发现具有进展潜能的癌前病变患者以及早期浸润性癌患者,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筛查分为群体筛查(massscreening)和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scree...
相关推荐
-
2025-10-18 999+
-
2025-10-19 999+
-
2025-10-19 999+
-
2025-10-19 999+
-
2025-10-19 999+
-
2025-10-19 999+
-
2025-10-19 999+
-
2025-10-19 999+
-
2025-10-19 999+
-
2025-10-19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