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危害评估

2025-10-17 999+ 36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苍白(梅毒)密螺旋体危害评估报告
1.危害程度分类
1.1 分类等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苍白(梅毒)密螺旋体属于乙类传染病。在卫生部2006
年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丙型肝炎病毒列为危害程度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运输包
装仅病毒培养物为B类,UN编号为UN3373。
1.2 不同实验室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要求
据《的病名录求:毒)血清于未
染材料的操作,应在符合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实验室中进行。
2.背景资料
2.1 一般生物学特性
毒螺旋体细长,5~15×0.1~0.2um,形似细密的弹簧,螺旋弯曲规则,平均 8~14 个,
端尖直。电镜下显示梅毒螺旋体结构复杂,从外向内分为:外膜(主要由蛋白质、糖及类脂组成)、
轴丝(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圆柱形菌体(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及胞浆内容物);一般染料不易着色 。
梅毒螺旋体有生活发育周期,分为颗粒期、球形体期及螺旋体期,平均约 30 小时增殖一代,发育周期
与所致疾病周期、隐伏发作及慢性病程有关。
2.2 对外界环境的稳定性
梅素螺旋体对温度、干燥均特别敏感,离体干燥 1~2 小时死亡,41℃中 1 小时死亡,对化学消毒
剂敏感,1~2%石炭酸中数分钟死亡,对青霉素、四环素、砷剂等敏感
2.3 致病性
是梅传染感染不同性梅性梅是患
经胎传染;后者是后感染的,95%是由性感染,通过输血等间接途径
染。
2.3.1 先天性梅毒
又称胎传梅毒。梅毒螺旋体经胎引起感染,螺旋体在胎内儿脏肝 、
肾上腺)及组大量繁流产或死胎,不死则为梅毒会出皮肤
膜炎、锯齿经性耳聋症状
2.3.2 后天获得性梅毒
依其传染程可分为三期:
期梅毒:梅毒螺旋体侵入皮肤粘膜约三周后,在侵入局出现无痛结及性下
部组镜检可见淋巴细胞及细胞疳多发生于外生殖其溃疡渗出大量梅毒螺
旋体,传染性极强。下疳常自然愈合,约 2~3 个月无症状的隐伏期后进期。
期梅毒:期的主要身皮肤粘出现,全身淋巴,有时、关
其他器官在梅毒淋巴中有大量螺旋体。不经治症状一般可在 3 周~3 个退而
;部分病经隐伏 3~12 个后可发作。期梅毒,经5 年或更久复发作,
三期。
期梅表现器官梅毒
10~15 年后引起心及中枢神系统损动脉瘤脊髓痨及全身麻痹等,期的病
螺旋体很少,不易检
统称传染小。又称
染性小,病程长、而破坏
螺旋且仍
与体内生的免疫力有关,免疫力强,螺旋体成颗粒形球形,在体内一
起来,一旦机免疫力,螺旋体侵犯体内某些位而复发。
2.4 传播途径
2.4.1 性接触是梅毒病因来源的主要传染途径。未经治的梅毒病人在感染梅毒后的 1 年内传染性
最强着病期的长,传染性越来越小,感染后 4 年,通过接触一般传染性。
2.4.2 胎染: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盘使儿受,一般为梅毒的主要感染发生妊娠 4
月以后。病期超过 4 年未经治的梅毒妇虽然有性接触,一般传染,但妊娠可传染
,病期长,传染性小。
2.4.3 不卫生梅毒的病以通过少接触以外的途径受传染,如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
害病人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剃刀餐具烟嘴等,可传染。
2.4.4 血感染:梅毒患者、伏梅毒及隐性梅毒血清传染性,通过输血及共用针头可传染人。
2.5 梅毒的防、诊断和治
2.5.1
1.加强卫生育,对不正当的性行为;
2. 病人均应进行防检梅毒血清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及时治
3.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离治,病人的物及用品毛巾衣服剃刀餐具被褥
等,要在医务员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以杜绝传染源;
4.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报及医务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防检
追踪观察并进行要的治,未治配偶绝禁止有性生活;
5.可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将梅毒感染;未婚男女病人,未经
前不
2.5.2 实验室检其诊断
临床表现诊断症状,体及应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梅毒血清验、基因诊断技术检测梅
毒螺旋体。
2.5.3 梅毒螺旋体的治
ðððð1.期梅毒:包括一期、期和病期不两年的伏梅毒患者,可给予青霉素肌肉注射
侧臀部 120 万单位,共 240 万单位只注射
2.期梅毒:包括有三期皮肤骨损害等患者,病期在两年以上伏梅毒,梅毒
经梅毒等。对于期梅毒(膜及)予以普鲁青霉素 G肌肉注射每日
每次 60 万单位,共 15 量 900 万单位或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每次 240 万单位
共三720 万单位
3. 生素:青霉素、霉素类、四环素类。
3.从实验室活的危性分应的措施
3.1 实验室实验活背景资料
实验室主要从事 HBV/HCV/HIV 病毒及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检测。
梅毒螺旋体实验: (ELISA)
3.2 可危害
实验包括;操
加样、分离保存血清等时由于操作不本溅心管破裂崩溅
气溶等。实验室作环境的染,实验人员如染的实验冰箱加样器、实验
门把手及实验废弃物等均可能被感染。
3.3 防及处置措施
3.3.1
1) 检测程均应在生物安全防Ⅱ级实验室内进行。
2) 操作者在实验全程包括样品接穿戴好生物安全防性的口罩
镜等,操作全 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SOP)。
3) 在实验室使用针头玻璃必须使用处理
时应采取措施刺伤划伤应对用过的物进行消毒处理

标签: #梅毒

摘要:

《苍白(梅毒)密螺旋体危害评估报告》摘要苍白(梅毒)密螺旋体属乙类传染病危害程度为第三类。其血清学检测应在BSL2实验室进行。一、生物学特性梅毒螺旋体细长形似弹簧结构复杂一般染料不易着色。有生活发育周期与疾病周期、隐伏发作及慢性病程有关。对外界环境敏感离体干燥或高温中易死亡对化学消毒剂和多种抗生素敏感。人是唯一传染源分先天性和后天性梅毒按传染过程又分三期一、二期为早期传染性强但破坏性小三期为晚期传染性小但破坏性大。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胎盘感染、不良卫生习惯和血液感染。二、梅毒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预防包括加强卫生教育、早期发现并治疗病人、隔离治疗、追踪性伴侣、预防性治疗孕妇等。实验室检查包括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等。治疗分早期和晚期梅毒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三、实验室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实验活动可能造成样本泄露、环境污染和人员感染。预防措施包括在BSL2实验室操作、穿戴防护装备、避免使用利器、严格消毒等。处置措施包括小心存放和使用样品、及时处理样本溢漏和外溅、紧急处理意外事故等。实验室人员需健康监测暂无有效疫苗暴露后需抗生素预防治疗并检测梅毒抗体。实验室技术人员均接受过生物安全培训。四、

展开>> 收起<<
梅毒螺旋体危害评估.doc

共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