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临床路径

2025-08-19 999+ 56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脑出血临床路径
2016 年版)
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
病学分会,2015 年)
1.急性起病。
2.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3.头颅 CT MRI 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
病学分会,2015 年)
1.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检测控
制体温。
2.加强血压管理,避免血肿扩大
3.控制血糖水平。
4.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
5.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痫性发
作,预防深静脉血栓。
6.选择适宜药物治疗。
7.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8.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 10-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I61 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200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
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
艾滋病等);
3)头颅 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
 2)头颅 MRIMRVCTAMRA DSA
(七)选择用药。

标签: #脑出血

摘要:

脑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版)摘要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急性起病伴有局灶症状、体征如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意识障碍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并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三、治疗方案:包括一般治疗(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等)、血压管理、血糖控制、病因检查及治疗、防治并发症(如脑水肿、痫性发作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必要时)、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四、标准住院日:10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第一诊断符合ICD10:I61其他疾病不影响路径实施。六、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等必需检查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的检查。七、用药选择:脱水药物、降压药物、抗菌药物等根据病情选择。八、出院标准:病情稳定无住院治疗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病情危重需手术、病情加重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他系统疾病加重等。

展开>> 收起<<
脑出血临床路径.doc

共12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