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

2025-10-16 999+ 18.5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戚翔 张惠军
作者单位:050000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
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目前在小儿腹部外科的应用也日趋增多。
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气腹引发的生理改变及不利影响比成年人严重。因
此,麻醉的处理也存在一定难度。现将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气腹的影响
1. 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CO2气腹的建立,使腹内压增高,CO2向血流弥散,易引起高碳酸血症。而且,
腹内压的增高,使膈肌上移,功能残气量(FRC)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呼吸道阻力
增加从而使气道内压升高,膈肌运动受限,肺内气体分布不均,通气/灌注(v/Q)
比值失调,最终导致缺氧和CO2潴留,尤以合并小气道和肺泡萎陷时为甚。另外,
膈肌的移位可使气管导管偏深或插入一侧主支气管,而发生意外的单肺通气;加之
婴儿呼吸道短、细,咽喉反射不敏感,中枢对缺氧的耐受性差;尤其新生儿的呼吸
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功能余气量小,闭合气量较高,呼吸储备差,故更易发生缺氧。
研究表明,年龄越小,气腹对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的影响越明显。这
可能是由于潮气量较小,而全麻下的机械无效腔增大,肺泡通气量降低,使CO2
易蓄积。因此,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关键是对呼吸的管理。首先,应保持呼吸道
通畅;其使用高度氧及较大的潮气量。必要用改良T形控制呼吸,
使机械无效腔减少,增加新气流量。
2. 气腹对循环的影响
气腹对循环的影响主要源于CO2气腹和高碳酸血症。腹内压的骤然上升,使
腔内压变为压,引起回心血量减少。而血管的代偿反应使中心静脉压、肺动
压及细血管压显升高,同时血中儿茶酚胺含量上升,引起神经兴奋
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而心脏负荷小儿的增加,可引
心室功能曲线右偏,体循环阻力增加,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导致心排血量减少。
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对心脏容量和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腹内压的升高影响心室
的前后负荷但心脏收缩功能持不变。Huetteman等研究发现,15~63个月
小儿腹腔镜手术腹内压在12 mmHg时,引起室间隔运动显减少,而左心室
和后运动不受影响。人通过超声心检查发现,气腹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收缩期容积和左心室收缩期向侧压力显升高关。Baroncini等
在麻醉期间,应使新生儿的腹内压不超过6 mmHg,而较大儿的腹内压不超过12
mmHg。如腹内压为15 mmHg或更高时,发生低心排.量的风险,这主是由于
左心室收缩性和顺应性降低引起的。因此,此年龄儿,建腹内压不高于
6mmHg。另外应注意,这小儿的心脏卵圆孔或动导管是开放的,在气腹时,
可能现肺动压反射性升高而导致血分流,从而导致心脏功能
不全和气
摘要:

小儿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在小儿腹部外科应用增多。但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气腹引发的生理改变及不利影响更严重麻醉处理有难度。具体而言:1气腹影响:呼吸:腹内压增高易致高碳酸血症、缺氧等婴儿、新生儿更易发生麻醉关键在于呼吸管理。循环:主要源于CO2气腹和高碳酸血症腹内压上升影响心脏容量和功能不同年龄段患儿腹内压要求不同。2麻醉注意问题:麻醉前充分准备禁食、留置胃管等;术中合理用药用较低气腹压控制呼吸及轻度过度通气加强新生儿体温监测与保暖。3并发症及处理:包括中转手术、术中低血压等需积极应对;术后需处理疼痛、管理气道、预防恶心呕吐、处理循环系统异常等。腹腔镜手术在小儿科领域日益拓展麻醉人员应掌握其病理生理变化特殊性调整麻醉技术维持病人正常生理状态。

展开>> 收起<<
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doc

共3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