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2025-10-16 999+ 18.5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即从患者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制定围手术
安全管理规范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术中安全措术后康复措施,保
障医疗安全。进一步加强我院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对手术患者的服务质量,现
制定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如下: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
(一)术前安全管理
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针、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
助检查,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将手术通
知单送至手术室。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
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
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
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
单上进行记录)。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
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
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
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根据季节、环境
温度,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
查措施,认真填写《手术病人交接登记本》,严格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
行情况。
(二)术中安全管理
1、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认真执行《手术室查对
制度》,准填写《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清点单》。
2、严格执行《手术患者位管理制度》,病人的麻醉、手术位,防止
神经损伤
3、严格执行医疗护理作规程、《医嘱执行制度》、《救工作制度》、
《手术室输血查对制度》、《院管理制度》等。
4、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正确使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坠车
5、术中无菌物品及植入标签灭菌示卡均应规范粘贴于手术清点背面
6、规范使防性抗菌药:术前30至2时进行防性使抗菌药物一,手术时间
3时,使(病(手
并在时医嘱单上签名签时。
7、严格执行《手术本管理制度及送检程》,严防手术本错误及丢失
8、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须严密观察手术患者的病情写麻醉记录单和术
中护理记录,患者病情特殊变化时,须即向主医生报告,并及时处理。
9、术中如特殊情况,如术式或麻醉式等,应及时告知患者及行告知
签字
10、术中如参加手术人员法解决的,须及时报告相关科室负责人或医务科或业务
院长或总值班,及时进行处理,切忌盲行处理,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术后安全管理
1、手术用后由器械护士将进行步处理后
由供应室工作人员按《理制度》进行清洗灭菌
室。外来器械按《外来器械管理制度》严格进行管理。
2、手术用后污染布手术室护工负责打包污染布由洗浆房人员
进行清洗消毒,送应室灭菌处理后,至手术室。
3、手术后区环境:护工进行和环境准备,负责督促
手术的环境消毒值班护士须在连台手术环境消毒本上进行登记。
4、手术结后,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护工须护送患者病房或救室,并与病房
摘要: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摘要围手术期指从患者决定手术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时期。为保障医疗安全我院特制定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具体内容如下:一、术前安全管理1手术医生须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提前送手术通知单。2病房护士按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及健康指导。3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术前访视了解病情告知风险。4麻醉科、手术室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5合理安排手术人员、时间顺序及手术间温湿度。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手术错误。二、术中安全管理1实施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查对等制度。2正确安置病人体位规范使用药物、标本管理。3严密观察病情特殊情况及时告知处理。三、术后安全管理1规范处理手术用后器械、布类及环境。2护送患者返回病房做好交接。3开展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做好术后访视。四、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硬件建设、执行督导、安全检查、应急预案、科间协作、病历规范填写及问题反馈等方面。

展开>> 收起<<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doc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