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2025-10-16
999+
22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
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
【摘要】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治疗的特殊场所,其危重患者多,
抢救工作多。护士的任务重,工作节奏相比于其他科室快,工作时
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且对大手术,往往持续工作的时间较长[1、2]。
而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如何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减少护
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手术室护士需要重视的一项内容[3]。护理不
良事件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防止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保
证手术安全运行的根本[4]。本文主要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
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护理工作中发生的、非计划内的,未预计到或并
不希望发生的事件[5]、手术室是医院内承担抢救危重患者或为患者
施行手术诊断治疗的重要场所,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行质、跨部门
多学科的相互协作、团队成员的组成及手术和麻醉的不可预知性等
决定了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
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手术成功与否[6]。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降低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结
合相关文献对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防范措施,
以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1. 手术室常见不良事件
1.1 接错病人 同一病区连台手术时,没有按时间顺序接台时易
出错;
1.2 弄错手术部位 书写不规范,辩认困难,手术时未反复确认,
曾有行肾切除时左右位置弄错。
1.3 手术体位安置不当 特殊手术体位安置时,皮肤、神经、血
管等长时间受压,如膀胱截石位时腓神经的损伤,上肢过度外展时
或头低脚高位上肩托不当致臂丛神经的拉伤,后颅凹手术时面部皮
肤被压伤,由于护理人员对体位标准未掌握或者重点细节忽视评估
和检查流程所致。
1.4 电外科伤害 曾发生负极板未粘贴的情况下使用电刀、输出
功率过大,手术病人身上带有金属(如金属假牙,安有心脏起搏器,
可能造成局部组织烫伤),术中病人裸露皮肤与金属接触[1],曾有
报道未对病人负极板的完好粘贴使用高频电刀,导致病人局部皮肤
及组织烧伤。
1.5 仪器设备未处于完好状态 术前没有对仪器设备进行开机检
查,未及时发现故障,常见于吸引器无负压,电刀无功率输出,气
压止血带漏气等,轻者延误手术时间,重者造成出血过多,甚至危
及生命。
1.6 物品清点有误 胸腹腔和深部体腔手术,手术缝针、敷料、
手术器械等小件物品的清点有误或术中缺损不完整,没有及时发现,
遗失于胸腹腔,或操作不当、缝针弹出,寻找困难等。
1.7 器械准备不足 手术配合经验不足,术前未有效与主刀沟通,
如器械、缝线、等因此延长了手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1.8 用药有误 药品摆放不规范,业务不熟悉(如对药品名称、
摘要:
展开>>
收起<<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摘要手术室作为患者治疗的关键场所工作节奏快、任务重如何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是重要议题。护理不良事件影响护理质量本文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手术室常见不良事件包括接错病人、弄错手术部位、手术体位安置不当、电外科伤害、仪器设备故障、物品清点有误、器械准备不足、用药错误、病理标本丢失、无菌观念不强、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感染风险以及其他意外受伤等。原因包括人员因素(如责任心不强、知识与技能不足、工作负荷过重、沟通不到位等)、管理因素(如管理者风险意识不足、风险培训缺乏、服务理念陈旧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手术室封闭、劳动强度大等)。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安全管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并严格落实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预防手术体位损伤;落实清点制度;安全使用高频电刀;防止术中标本遗失;接送患者时注意保护防止意外受伤等。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