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围手术期中医干预方案

2025-10-16
999+
19.5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项痹病(颈椎病)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
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
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凌晨综合症,其中神经
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符合中医项痹的诊断标准,属于中医痹症范畴。
一、诊断标准
参照 中医病症诊疗疗效标准 ZY/T001.1-94 第 189 页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 40 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姿势不良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僵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
索状硬结,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5.X 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关节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
示颈椎曲度变直,或反 C 型侧弯,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
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MRI 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术前中医治疗方案
1. 风寒痹阻证
症状: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
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桂枝葛根汤加减
组成:桂枝 12g 芍药 18g 生姜 3 片 甘草 6g 大枣 3 枚 葛根 15g
临症加减:恶寒畏风重者加防风 10g 羌活 10g,颈痛麻木甚者加鸡血藤 20g、
川乌 10g。
2.气滞血瘀证
症状: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羌活、独活、秦艽、桃仁、红花、地龙、甘草、牛膝、防己各 10g,川
芎15g,当归 20g,五灵脂 30g,制没药、制香附各 6g。
临证加减:痛甚者加川乌 9g 草乌9g。
3.痰湿阻络证
症状: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祛痰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温胆汤加减。
组成:半夏 10g 竹茹 10g 枳实 10g 陈皮 20g 甘草 10g 炙茯苓 15g 白术10g
标签: #颈椎病
摘要:
展开>>
收起<<
项痹病(颈椎病)属中医痹症多因颈部退行性改变所致其临床表现包括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上肢麻木等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及长期低头工作者。诊断标准涵盖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术前中医治疗方案依证型不同而有所差异:风寒痹阻证用桂枝葛根汤加减以祛风散寒;气滞血瘀证用身痛逐瘀汤加减以活血化瘀;痰湿阻络证用温胆汤加减以祛痰除湿;肝肾不足证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补益肝肾;气血亏虚证用黄芪四物汤加减以补气养血。术后中医治疗则注重益气化瘀常用身痛逐瘀汤和四君子汤加减。此外还有中成药、中药热敷、热奄包、中频脉冲电、牵引、按摩、微波、针刺等多种疗法。疗效评价标准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