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护理】手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2025-10-16 999+ 18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手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目的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颁布的 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制定手
术室环境下执行《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具体措施,指导手术室护
理人员临床实践。
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1.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正确
1.1.1 至少同采用两种方法核对患者:腕带法;② 反问式核对法
(患者或家属参与:自己说出姓名、手术部位等信息)。
1.1.2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标识识别患者: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
期等,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1.1.3 确保手术通知单信息、手术病历信息与患者本人腕带信息完全
一致。
1.1.4 对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婴儿等特殊手术患者,
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识别等),同时由患者家属或陪同
人员参与身份确认。
1.2 在输血、标本送检、植人物使用等操作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
者身份。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2.1 术前评估与准备核查:患者皮肤、过敏史、免疫八项等生化检
查;检查仪器设备、物品耗材、植入物等准备情况,须完成各项术
前准备方可实施手术。
2.2手术部位标记:术前在病房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
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和知晓(或患者家属知晓)的情况下进行
标记规范应根据手术部位识别制度与操作流程要求实施。
2.3手术安全核查:由麻醉医生或手术医生主持,根据所在医
院规范,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间前由麻醉医
生、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逐项核查
离室前核查结束后,由三方签名确认。
2.4围术期抗菌:医过敏试结
药物等。
2.5手物品查时:开始关闭关闭
腔后、缝合皮肤后。
2.6操前后人核:物品效果值耗
和药品使用等。
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
3.1 遵医嘱给药,双人核对,三查八对。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
医生确认应答后执行。
3.2 规()
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关管理制度。
3.3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性药品、化药品、医
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3.4 规:(
是无色消毒液)现倒,不得存留在手术台上免与药液混淆
目标:少医院关性感染
4.1实国家感控相关法法规、《手术室护理实践指》等,为
执行关规范与指南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管措施。
4.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和手术离技术,监手术人员手
穿手术消毒铺单等操作。
4.3实术前抗菌药物使用制度,遵国家生和计划育委员会
201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皮前 0.5~1
药物抗菌药物应遵医嘱执行,少手术关性感染风
4.4使用合格的菌医,手术器灭菌与监测应遵
WS310.1、WS310.2、WS310.3 规范要求,且追溯系统健全。
4.5手室环应遵-
消毒的要求。
4.6规范手间管:严格制人员,保持手术间门处于关闭
门次数,手术间系统处于功能状态口不得遮挡
手术安排科学合理,特殊感染手术标识清实标准预防。
4.7 严格执行各种废弃物的规范理流:活垃圾
理,标识清转运
4.8实手术室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并续改进。
摘要:

本文依据中国医院协会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制定了手术室环境下执行该目标的具体措施。目标包括:1正确识别患者身份:采用双重核对确保手术患者及部位无误特殊患者需有特别标识。2强化手术安全核查:涵盖术前评估、手术部位标记、安全核查、抗菌药物使用、物品清点等。3确保用药安全:遵医嘱给药双人核对规范管理特殊及高风险药品。4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遵循无菌操作使用合格器械规范环境管理。5落实“危急值”管理:明确报告制度与流程。6加强医务人员沟通:合理配置资源建立规范沟通程序。7防范意外伤害:加强高危患者管理制定应急预案。8鼓励患者参与安全:加强沟通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过程。9主动报告安全事件:建立报告制度分析改进。10加强装备及信息系统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加强信息化建设。

展开>> 收起<<
【手术护理】手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doc

共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