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

2025-10-15
999+
49.5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肾功能衰竭(shuāijié)及其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可分为(fēn wéi)急性肾衰竭(ARF)和慢性肾衰竭(CRF),肾衰竭患
者是血液净化治疗的主要(zhǔyào)人群。急性肾衰竭的命名目前已被急性肾损伤
(AKI) 所取代,是一组以肾功能迅速下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多数从慢
性肾病(CKD)发展而来,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结果,最终进展到终末期肾脏
病(ESRD)或叫尿毒症(Uremia)。肾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
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异常导致的毒素潴留(zhūliú)(临床常常用肌酐及尿素氮等氮
质代谢产物来监测毒素潴留情况)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全
身各系统的并发症。慢性肾衰竭也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本文重点讲述慢性肾衰竭及
其并发症。
1.慢性(màn xìng)肾功能衰竭(CRF)
CRF 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结果,有些急性肾衰竭未能完全恢复亦遗留 CRF。
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建议的 CKD 诊断和分期标准: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
≥功能异常) 3个月,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临床上表现为肾脏病理学检查异
常或肾脏损伤(血、尿成分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ml/min/1.73m2≥3 个月,
有或没有肾脏损伤的证据。CKD 的疾病谱广泛,就 CRF 的病因性疾病而言,目前我
国仍以 IgA 肾病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
小动脉硬化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症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CKD 早期认识和完善 CKD-CRF 的早期综合防治异常重要。即使采取了合适的治
疗措施,CKD 仍会逐步进展,肾功能逐步下降。肾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肾脏无法
维持内环境稳定时,即出现全身有多个系统的症状、体征和多种检查异常,称为
CKD 或CRF 的并发症。
1)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是肾脏的基本功能,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
肾功能丧失 75%时仍能保持内环境稳定。CRF 患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常有夜尿增多、尿渗透压降低等尿液浓缩、稀释功能障碍的表现。到了晚期,水、
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类
型有:
①水潴留:肾功能轻中度下降时,残余肾功能仍保留溶质重吸收功能,而水的
重吸收功能降低,此时尚能进行水负荷的调整,一般在 GFR<10ml/min 才会出现水
潴留。多数患者出现身体低垂部位的水肿,常见下肢水肿,部分患者出现浆膜腔积
液如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
②钠潴留:肾脏是钠盐代谢的重要脏器。由于钠离子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影响
着细胞外水的分布和血容量的稳定性。CRF 发生后,随着肾单位的丢失,肾小球滤
过的钠逐渐减少,导致体液内的钠浓度上升,细胞外液容量负荷加重,出现水钠潴
留,加重心血管负担,易发生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功能不全。
③高钾血症:肾脏是体内排钾的主要器官,尿中出现的钾是远端肾小管分泌的
结果,在肾功能严重下降时,肾脏排钾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高钾血症。保钾利尿药、
ACEI/ARB、β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医源性高钾血症的风险,在
CRF 患者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高钾血症的出现,最严重的后果是影响心
脏传导系统,可出现心率减慢、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室颤和心跳骤停,
可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紧急临床处理。
④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早期的 CRF 患者的甲状旁腺(jiǎ zhuànɡ pánɡ xiàn)激素
(PTH)水平升高,可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促进(cùjìn)骨钙释放、增加肠道钙吸收
等方式以缓解低钙血症。但 CRF 晚期时,这一代偿机制逐渐失去作用,肾脏不能有
效排除多余的磷,出现磷潴留和高磷血症。同时尿毒症毒素导致骨骼对 PTH 抵抗,
再加上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钙释放(shìfàng)和肠道钙质吸收减少,最终导致低钙血
症。
⑤高镁血症:在CRF 下降至30ml/min 以下,肾脏不足以排出体内存在的镁离子,
尤其在进食高镁饮食时,可出现镁潴留。高镁血症可引起嗜睡、言语(yányǔ)障碍、
食欲不振等表现,还会抑制神经肌肉功能和心脏传导系统,引起腱反射减弱,心动
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现象。
⑥代谢性酸中毒:CRF 早期,由于残余肾代偿性增加氢离子的排泄和氨的产生
(chǎnshēng),以及体内骨质碱储备的动员,代谢性酸中毒尚能代偿,到了 CRF 晚期,
患者多出现阴离子间隙升高的代谢性酸中毒,严重酸中毒危害心血管系统时,可导
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律失常发生;抑制神经系统的功能时,可导致嗜睡和昏迷发
生。酸中毒还会加重高钾血症,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
2)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症状是 CRF 最早和最突出的表现,可作为CRF 诊断的
线索。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是尿毒症最常见的早期表现,而胃肠道症状可
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恶化,形成恶性循环。晚期
患者口中可带特殊的氨味。由于毒素的影响,晚期患者胃肠道可出现弥漫的粘膜糜
烂和溃疡,发生消化道出血。
3)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疾病和 CKD 的关系密切,也是 ESRD 患者死亡的首要
原因。CRF 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包括:①高血压:CRF 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高
达80%,进入ESRD 阶段超过95%的患者伴有高血压,其原因和水钠潴留、肾素-血
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交感兴奋。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
高血压加重了左心室负担,超声心动图证实 85%以上的 CRF 患者出现心脏结构的改
变;②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素促进动脉
粥样硬化的发生,加之 CRF 患者合并的高凝状态,增加了冠心病和其他血栓性疾病
的发生:③心力衰竭:长期的高血压引起心肌重塑和心功能失代偿,动脉粥样硬化
和容量负荷加重心脏负担,可导致心力衰竭的出现。此外,尿毒症毒素可导致特异
性心肌间质纤维化,突出表现为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形成尿毒症心肌病,
也会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④心包炎:可分为尿毒症性心包炎和透析相关性心包炎,
病情进展时可出现心包积液甚至心包填塞。
4)近几年的研究证实,血磷增高是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血管钙化的
始动原因,这也构成了 CKD 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特有因素。血管的钙化防御是
ESRD 患者特有的血管钙化,可导致心律失常、左室功能紊乱、缺血或充血性心衰的
发生、钙化可见于各级血管的内膜和中层,而中层钙化在年轻ESRD 患者身上更为
突出,其机理尚不明确,但高磷血症、高钙血症、钙磷乘积升高和 PTH 的高水平都
是可能的因素,其中还包括含钙的磷结合剂对血管钙化的影响。
5)另外,还值得重视的是,ESRD 患者(huànzhě)血液循环中某些促炎症物质和
急性时相蛋白,如IL-6、TNF-α、同型半胱氨酸、hs-CRP 等物质的水平升高,长期
(chángqī) “处于 微炎症(yánzhèng)”状态,同样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炎症物
质通过激活补体加重组织损伤(sǔnshāng)、刺激巨噬细胞产生组织因子、导致血管内
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强 LDL 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等多种途径致使心血管疾
病发生。
6)呼吸系统:由于尿毒症毒素可增加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加之心力衰竭和
低蛋白血症等因素,CRF 患者(huànzhě)可在没有容量负荷的条件下发生充血和水肿,
X “ ” “ ”线以双侧肺门毛细血管周围充血形成蝶翼征 ,称为 尿毒症肺。部分患者可出现
尿毒症胸膜炎和胸腔积液。CRF 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也可出现胸腔积液。CRF 患者
PTH 升高,其导致的异位钙化如在肺部出现,可导致肺组织硬化和纤维化的发生,
影响肺的弥散功能和换气功能。
7)血液系统: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不足、慢性失血(胃肠道出血、透析器
凝血等)、铁储备不足或铁利用障碍、炎症状态等原因,大多数 CRF 患者在GFR<
30ml/min 后,可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贫血加重组织缺氧,对于合并心血管疾
病的患者而言更加不利。出血倾向也是 CRF 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一般为轻度出血,
表现为皮下瘀斑、紫癜、鼻出血和牙龈出血,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另有部分患者
表现出血栓形成倾向,表现为动静脉瘘易阻塞,这部分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呈亢进状
态。
8)骨骼系统:CRF 患者的骨骼病变称为肾性骨病,与钙磷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可分为①高转化性骨病:临床表现为纤维囊性骨病。可伴有骨质疏松和骨硬化,合
并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是其特点。低钙血症、钙三醇合成减少和血磷升高刺激 PTH 产
生,以及甲状旁腺细胞增殖,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高水平的 PTH
刺激成骨细胞并最终导致了高骨转运;②低转化性骨病:早期表现为骨软化症,逐
渐发展为无力型骨病。低转化性骨病的损伤特点是骨转运和重塑减少,伴随破骨细
胞和成骨细胞数目减少和活性降低。骨软化症和维生素D缺乏、铅过量或代谢性酸
中毒相关,而无力型骨病可能和铅过量以及钙三醇对PTH 的多度抑制相关。
9)神经系统:由于尿毒症毒素。水钠潴留、电解质失衡、酸中毒、感染、药物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CRF 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①中枢神
经系统紊乱称为尿毒症脑病,早期表现为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晚期
可表现为嗜睡、昏迷、抑郁、躁狂和精神错乱等表现;②周围神经系统中感觉神经
受累早于运动神经,下肢早于上肢,肢体远端早于近端,患者常存在下肢疼痛和痛
“ ”觉过敏,运动后消失,患者常不自主地活动腿,表现为 不宁腿综合征 。
10)免疫系统:CRF 患者存在白细胞尤其是多形核白细胞功能缺陷,并多有淋
巴组织萎缩和淋巴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对于感染的抵御能力下降,加之部分
患者的原发病需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更是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感染是CRF 患者
重要死亡原因,应积极预防。
11)内分泌系统:肾脏是合成维生素D活性产物 1,25(OH)2D3的主要器官,
当GFR 下降至60ml/min 以下时。1α 羟化酶减少,导致 1,25(OH)2D3的产生减少,
绝对或相对的1,25(OH)2D3减少,可通过不依赖低钙血症的其他途径,进而诱发继
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活性维生素D在改善免疫反应、
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抑制 RAAS、降低 CKD 患者死亡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肾脏
还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器官,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只是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和
肾脏相关的内分泌系统紊乱还常见有性激素功能紊乱,女性患者可出现闭经、不育;
男性患者可伴有阳痿、精子生成减少和活力下降;甲状腺也是较常受到影响的部位,
患者常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基础体温和基础代谢率下调。
血液净化治疗是 CRF 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慢性肾脏病治疗方面,欧洲(ōu
zhōu)最佳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GFR<15ml/min/1.73m2,并且在
药物治疗的同时仍存在尿毒症、容量超载(chāozài)或营养不良的症状和征象时开始血
液净化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可在估算 GFR 下降至60ml/min/1.73m2时开始血液
(xuèyè)透析治疗。
2.急性(jíxìng)肾损伤(急性肾衰)AKI
AKI 的概念(gàiniàn)和诊断
2005 年继续肾脏损伤网络对AKI 的诊断及分级标准进行了修订。AKI 将AKI 定
义为:由导致肾脏结构或功能变化的损伤引起的肾功能突然下降,表现为 SCR 绝对
≥值0.3mg/dl(≥26.4umol/L), ≥或者增加50%(达到基线值的1.5 倍),或者尿量<
0.5ml/(Kg·h)持续超过6h;且将 AKI 分为 3期(表 2-1).
表2-1 AKI 的分期系统(AKI 分期)
分期 SCr 或GFR 尿量
摘要:
展开>>
收起<<
肾功能衰竭(shuāijié)及其并发症肾功能衰竭可分为(fēnwéi)急性肾衰竭(ARF)和慢性肾衰竭(CRF),肾衰竭患者是血液净化治疗的主要(zhǔyào)人群。急性肾衰竭的命名目前已被急性肾损伤(AKI)所取代,是一组以肾功能迅速下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多数从慢性肾病(CKD)发展而来,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结果,最终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ESRD)或叫尿毒症(Uremia)。肾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异常导致的毒素潴留(zhūliú)(临床常常用肌酐及尿素氮等氮质代谢产物来监测毒素潴留情况)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全身各系统的...
相关推荐
-
2025-10-15 999+
-
2025-10-15 999+
-
2025-10-16 999+
-
2025-10-16 999+
-
2025-10-16 999+
-
2025-10-16 999+
-
2025-10-16 999+
-
2025-10-16 999+
-
2025-10-16 999+
-
2025-10-16 999+